最近两年来,海外的执政党在选举的时候经常会遭遇“滑铁卢”。作为资源中心的拉美,巴西经历左转,阿根廷迎来右转。2022年10月,巴西召开选举,由于选民对通胀不满,右翼的自由党遭遇失败,失去执政地位。左翼的劳工党赢得选举,卢拉取代博索纳罗成为巴西新总统。一年后,阿根廷迎来选举,奉行“庇隆主义”的极左翼政党遭遇失败,极右翼的米莱成为新总统。面对三位数的通胀,阿根廷人选择死马当活马医,赌米莱的休克疗法能挽救阿根廷经济。作为消费中心的欧洲,法国经历右转,英国迎来左转。2024年7月,法国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在第一轮选举中,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得票率遥遥领先。最终,为了平衡选民矛盾,马克龙只能任用右翼的共和党人担任总理,马克龙所在的中间派失去对政府的控制。几乎是同一时间,英国提前召开选举,执政14年的右翼保守党遭遇惨败,创下近百年来最差纪录,前首相特拉斯甚至输掉了自己的选区。左翼的工党赢得选举。英法政党轮换的背后是选民对财政赤字的不满。作为生产中心的东亚,台湾省经历左翼退潮,日本迎来右翼退潮。2024年1月,台湾省召开选举,左翼的民进党虽然保住了行政权,但丢掉了对立法权的控制。虽然在半导体产业带动下,台湾股市节节攀升;但由于房价过快上涨,民进党失去很多年轻人支持。同年,日本迎来议会选举,长期独大的自民党不仅失去绝对多数的地位,其执政联盟在众议院的席位也未能过半,刚上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面临辞职压力。这是近十年来日本中右翼政党遭遇的最大失败。2022年底以来全球选举形势……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