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中美瑞士谈判紧锣密鼓,也确实有实质性进展。
未来90天内中美双方互相降低115%的关税,大超预期。而且双方同意继续对话,贝森特说马上还要与中方启动新一轮接触。
持续16个小时的谈判当然需要有结果。内政决定外交,因贸易战而实质性受损的势力,迫切需要谈成结果,需要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提振情绪。
但长期看双方结构性矛盾难以解决,前方的路还很长。
中美关系是全球性关系,双方接触前都在积蓄筹码。特朗普和英国谈妥了关税战以来的首个贸易协议,我们的仪仗队去莫斯科参加了阅兵。
身处特朗普意图塑造新全球秩序的最高位置,英国人显然也不会只押注美国一家。毕竟精明是英国人的标签,“既要又要”是老帝国面临动荡世界的最佳选择。
而我们也与乌克兰签署了豌豆、野生水产品议定书,还对乌克兰的农产品进口使用了自己的质检标准,填补了国内三分之一的豆类缺口空白。
签署乌克兰农产品协议,既可以打破嘉吉等巨头对黑海粮仓的操控,也可以为我们北方干旱地区找到优质的豆种资源。
顶级玩家都没有为风浪所动,而是着眼自己的客观实际补短板、强弱项,为在重塑中的世界秩序面前抢占先机。
我们的社会制度太特殊了,长期稳定;但对现实的国际社会来说,混乱才是常态。
对抗熵增的本质不是疲于修补漏洞,而是成为能吸附混乱的"秩序磁极"。
真正的秩序源头,是像大地般稳定的存在——不是控制混乱,而是成为混乱也无法撼动的锚点。
所以没有什么大决战,没有什么毕其功于一役。更多的时候是看准方向,久久为功,让自己成为秩序,或者说在混乱中播种秩序。
没有捷径,一切都是过程。按照自己的节奏分类、归位,让无序自然消解。
反者道之动。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