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货币锚定什么将决定金融战的最终胜负?


2025年08月27日 
作者:肖仲华
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

昨天的文章讲川普开局关税战,终局金融战,他或将逼迫各国抛售美债,以实现美债原子化,并最终彻底赖掉美债的内在逻辑。有许多网友希望我再讲讲如何破局。
我目前还没有看到我们有什么破局的办法出台,连迹象都没有看出来。有人说香港发行稳定币就是破局之法,但我同样没有看出我们自己也发行稳定币如何能破人家的局,就如同有些人说美国超发货币,我们也学着超发,然后就能在金融战中取胜一样,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入局还是破局。
尽管美元超发严重,事实上已经泛滥成灾,但美国当前最大的危机是美债危机,还不是美元危机。我在过去多次讲过一个常识,用M2来代表人民币存量是可以的,因为M2已经涵盖了广义的人民币总量,但是,千万不要用美国的M2来代表美元存量,因为美国的M2与中国的M2大不同,其涵盖的范围连中国的M1都不如,是狭狭义的美元存量。我曾经还预估过全球真实的美元存量可能高达600万亿美元,但看一些学者说是100多万亿,我就姑且相信只有100多万亿好了。
即使只有100多万亿美元,也是美国GDP的3倍多,足够惊人。如果我们还承认货币有价值尺度的功能,那么真实美元的价值至少要打个三折才对。同样的道理,鉴于人民币存量差不多是中国GDP的两倍多,所以人民币的真实价值至少可以打个对折。
我这样讲是假设把GDP作为货币之锚,这样子才能大致知道货币的真实价值尺度到底是个啥样子。在现实中,我们都知道今天的世界已经没有货币之锚这个概念。所谓信用货币其实就是无锚货币,而以国债为锚的货币,显然比无锚货币更操蛋。道理很简单,当债务成为货币的真实价值,那就意味着货币体系的本质是以债务消灭资产,最终就是债务无限扩大,而真实的资产则相对越来越少。这不就是今天美国的现状么?
发债,印钱,然后买买买,然后再发债,让挣了美元的国家再买美债,美国这套把戏一直玩得很溜的,为什么现在突然就害怕了,要化解巨额债务呢?
当全世界几乎都成了美国的债主,如果债主们有一天不再要美债和美元,而是要实物还债时,美国怎么办?这一定是川普最担心的问题,否则他大可不必担心美债崩盘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这说明一个简单的常识,货币无锚或以国债为锚是不可能长久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只是所有人都心存侥幸,认为这套无锚或以国债为锚的游戏还能玩一段时间,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实惠。
稳定币的内在逻辑,在昨天的文章我应该是讲透了的,其目标就是将美债原子化,然后赖掉。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川普拯救美债而精心设计的“软着陆”办法。我曾经多次批判经济“软着陆”是一个伪命题,着陆就是着陆,无所谓软硬之分。因为泡沫不破裂就不是着陆,着陆就意味着泡沫破裂,而泡沫破裂就是金融和经济危机,哪有什么软与硬的区别啊?
川普稳定币的逻辑如果跑通了,变成了事实逻辑,那么美债就消除了,美元将依托稳定币成为永远的全球货币,直到某一天美元彻底崩溃。
是的,没有美债的负担,美元依然会崩溃,只不过前提是有人敢于挑战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既然所有人都知道美元是无锚货币,如果有人敢于发行有锚货币,这就是真实的挑战。
有锚货币发行的难题在于到底以什么为锚似乎还没有想清楚。宋鸿兵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主张重新锚定黄金,我一直不认同的原因在于对今天这个世界的经济体量而言,黄金已经不堪重任了。我曾经主张货币锚定GDP,但这个办法也存在许多现实问题,比如经济数据造假,以及美国式虚拟经济制造的GDP虚高等等。后来有学者(如卢麒元)主张货币锚定耗电量,我认为是完全可行的,因为耗电量是硬指标,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完全可以做到造不了假。
解决了货币之锚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就可以真的开始挑战无锚的美元了。尤其是在真实的经济体量(真实的制造业价值创造)远远超过美国的情况之下,完全可以动这个心思。
耗电量尽管不是实物资产,但它显然意味着真实的制造与真实的消费,是真实价值创造的体现,这实际上就是货币绑定GDP思路的延伸,是挤掉了水分的GDP真实价值的体现。
所以,如何应对川普的稳定币游戏,正确答案恐怕不是争着发行稳定币,而是改革我们的货币发行制度,让人民币成为有资产价值支撑的有锚货币。只要这一点做到了,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还是抑制美元剥削,就都有了生存与战斗的根基。
真实的货币信用不应该是空洞的信誉吹嘘,也不应该是强权和霸道,更不应该是债务的多少,而应该是真实的价值支撑。
人们曾经相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能够解决货币超发和无限贬值的问题,但实践已经证明这同样是个伪命题。比特币已经沦为同赌场一样洗劫财富的工具,更是各种黑钱和脏钱的洗白工具,完全是一种罪恶的存在了。
将人民币变成有锚货币之后,开始学俄罗斯,对外贸易只接受人民币本币,或者只接受那些也学我们将本币与耗电量锚定的货币,这就是取胜之道。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和出口国,我们的底气应该比俄罗斯更大才对。
一切改革都是有代价的,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历史一再告诉我们,一切改革都应该着眼于未来和长远,而不是眼前。只有着眼于长远的改革才可能最后成功,着眼于眼前的小打小闹,固然可能度过眼前的困难,但最终可能是走向失败。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股市操盘丨单日大阴,三浪3第一个“头”或已出现,何时出第二个“头”?
下一篇:调整来了,不要慌!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