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1)中美贸易战休战一年,它至少说明了一件事情——美国在经贸问题上零成本伤害中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我看到很多朋友在谈,这是“休战”,并非“终战”。我们不排除接下来美国一些人算不清大账,还会三心二意,但是,经过过去六个多月对美在经贸问题上激烈斗争,中国向美国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有终结“战争”的能力。换句话说,对于今天的中美经贸关系来说,还就是那句话——“要打,奉陪到底,要谈,大门敞开。”中国欢迎谈,争取和,但随时准备打。这就是我一直说的,只有真正有能力终结战争的人,才有权利争取和平。3)我们不仅要适应跟美国斗争,也要适应跟美国谈判,并在未来跟基于实力和互惠原则与美国达成某种形式的和平。这并不意外,毕竟,我们一直在说,以斗争求团结、以斗争求生存、以斗争求发展,斗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中国最终要的还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一个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4)中美釜山峰会明确无误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至少在某些方面已经成长为一个完全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全球性大国。特朗普的行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整个亚洲之行,釜山峰会才是焦点、才是重点,他甚至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会谈中也不忘谈及这一点,而丝毫不顾及李在明的感受。这就是特朗普“可爱”的一点,他很多时候会把内心的真实想法挂在脸上、放在嘴边,而不是一味藏着、掖着。他也是一个高度目标导向、追求效率的人,不太喜欢玩美国民主党一些虚伪的人士喜欢玩弄的政治和外交把戏,他只做他认为对他来说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毫无疑问,在特朗普看来,中美峰会才是他这趟亚洲之行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5)从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以来,七年间,美国给中国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和困难,但美国最终还是沦为了中国成长路上的磨刀石和试金石。这就是我说的,美国的历史定位就是成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最佳陪练”。当然,全世界有那么多国家,在面对美国的霸凌时,真正能做到像中国这样转危为机的,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那些顶不住美国压力的,垮就垮了,跪就跪了。只有像中国这样真正独立自主的大国,才能把美国出的一道道“送命题”,变成一道道“送分题”。中国的应对,看似云淡风轻,但何尝不也是负重前行?6)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华为。二十多年前,华为还是一家小公司,美国电信巨头思科对华为发动法律战,指责华为侵犯思科知识产权,但是,华为却用实力和智慧,最终在2004年与思科达成和解。思科没能扼杀还在成长中的华为,华为却意外借助与思科这场残酷的法律战,反而证明了自己在知识产权和法律方面的能力。思科成了华为成长路上的试金石和磨刀石。7)回过头来看,我们甚至可以发现,恰恰是美国的遏制和打压,给了中国锤炼自己、补足自己短板的机会;更给了中国向美国乃至全世界证明,中国经济是大海,不惧任何风浪的机会;也给了中国向美国乃至全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真正的独立自主全球性大国的机会。中美博弈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中国用扛住美国的遏制和打压,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有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的实力。非常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美国国内外习惯性倒行逆施、为所欲为,美国国内那些对他充满了怨念的批评者、反对派,竟然在中国成功与其周旋和博弈当中,获得了某种复仇式快感。在他们的心底,似乎有一句不方便明说但却随时都会脱口而出的话——“霸道、嚣张的特朗普,你也有今日?”很多被特朗普霸凌的中小国家,同样在中国成功与特朗普周旋和博弈当中,获得了一种更为酣畅淋漓的复仇式快感。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无力跟美国对抗,但是,他们在中国不屈的身影当中,看到了一种与霸道斗争的精神力量,看到了一种“邪不压正”的积极力量。8)还有人说,在中美釜山峰会之后,新的全球G2态势已经形成。他们认为,今天,真正能坐在牌桌上的,只有美国和中国,连欧盟都不够看。这句话固然让一直渴求民族复兴的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是,我要说,这句话本身就是西方旧有观念的产物。即便是中国强大了,我们要的,终归是跟美国和平共处、互利共赢,而不是跟美国指点江山、瓜分全世界。西方曾经走过的老路,美苏曾经走过的旧路,我们本来就没有必要再走一次。我们需要的不是G2,我们需要的是,美国真正认识到,它终究无法成功遏制和打压中国,它必须承认中国的发展权,它必须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生命力。说到底,中国要的是跟美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实现互利共赢。大国争霸的逻辑根本不适合今天的中国。G2的概念,虽然带有某种致命的诱惑,但却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中国还是要坚持走多边主义的道路,中国的目标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辰大海,而不是跟美国坐在餐桌上瓜分世界的虚假豪气和霸气。中国的朋友应该多多益善,而一旦陷入G2的迷思,还是会让中国脱离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从这个角度来说,G2的提法就像是廉价的多巴胺,能让人在短期内快乐,甚至是迷醉,但是,从中长期看,却并不一定可持续。中国人的智慧理应超越这种层次、这种状态。9)世界历史的发展充满了陷阱,甚至充满了战争的风险。过去500年,西方在崛起的过程中,战争不断,流血不断,最终还演变成了两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今天,全人类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希望不在美国身上,也不在西方身上,而在中国2000多年的智慧和哲学当中。中国今天的选择,才是让全世界避免陷入另一场人类浩劫的唯一希望。中国的选择就是,不跟美国争霸,更不想自己独霸,中国要的是跟美国既斗争但也留下合作的口子,我们可以“七擒孟获”,最终让美国心悦诚服,而不是一言不合就掀桌子,跟美国拼个你死我活。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000多年前老祖宗的智慧,今天也依然可以为我们所用。有意思的是,《孙子兵法》的英文翻译是《战争的艺术》(The Art of War),这可比特朗普《交易的艺术》(The Art of Deal)有价值得多。10)对于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我们要具有想象力。今天,很多以前不可想象的事情,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观察者网”翻译了一篇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及其团队成员在造访中国之后写的文章。施密特及其团队成员在文中提出,美国不能仅仅专注于削弱中国,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在未来产业保持创新和领导力。他们在美国老牌杂志《大西洋月刊》上撰文,提到了1896年李鸿章访问纽约时所受到的强烈震撼,他们甚至觉得,他们在中国之行中感受到了与李鸿章类似的那种“未来冲击”,他们惊叹于中国各大城市的摩天大楼、高铁、巨型桥梁,以及无处不在的电动汽车、超级应用程序和三折叠屏手机。他们提出,美国在与中国保持竞争的同时,也应该在特定领域与中国展开更多合作,这是有益的。如果美国想复兴并扩大制造业,尤其电池、汽车零件和可再生能源,它就应该允许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这将使得中企可以培训美国工人、创造就业,并重振美国先进制造。他们的结论是:“如果美国继续屈从于傲慢或敌意,看不得中国好,美国可能成为一个更封闭、更具保护主义色彩的国家,最终,被困在昂贵的美国制造、高电价及衰退的大学当中。届时,美国可能不再是全球性卓越的超级大国。” 我只能说,有意思,这非常有意思。帝国主义列强今天也开始羡慕中国的科技发展、基础设施和强大的制造业。此时此刻,毛主席的那首词不自觉地涌入脑海:“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同志们,2018年,当有人高喊“中国必败”“中国赶紧投降”的时候,我就坚信,在中美博弈中“中国必胜”。这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这是霸权主义与人间公理、道义的对抗。七年后,中美博弈不仅进入到了相持阶段,而且,我们还看到了美国最终放下傲慢和自大心理,坐下来跟中国平等谈判,最终建立互利共赢关系的曙光。我不对美帝国主义的善心抱有一丝一毫的幻想,但是,我对中国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强大力量抱有不可动摇的绝对信心,我更对中国人面对强权不卑不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终必将获得胜利抱有不可动摇的绝对信心。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