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当地时间10月31日,白金汉宫表示,英国安德鲁王子的王室头衔将被正式剥夺,他也将搬离位于温莎的住所。
这位曾经的“约克公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最宠爱的儿子就此沦为一介草民。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各大媒体头条争相报道,社交媒体上热议不断。许多人拍手称快,高呼“英国王室终于动真格了!”“这是正义的胜利”。

实际上安德鲁之所以被英国王室“清除出局”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他陷入杰弗里·爱泼斯坦的性丑闻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多年来,安德鲁与杰弗里·爱泼斯坦关系密切。他与爱泼斯坦的友谊持续十余年,有大量照片为证:二人并肩在纽约中央公园散步,王子受邀前往其位于棕榈滩的豪宅,甚至在被定罪后,安德鲁仍被拍到与爱泼斯坦在其伦敦的住所内把酒言欢。这种毫不避讳的亲密,为今日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爱泼斯坦在狱中“自杀”身亡,官方结论是自缢,但此案至今疑云密布,被无数人视为“被自杀”。他死了,但他留下的名单,却像一颗悬在全球上流社会头顶的定时炸弹。

而安德鲁王子,就是这颗炸弹上最显眼的引线之一,媒体一致认为:名单上,肯定有“安德鲁王子”。
而最具爆炸性的证据来自维吉尼亚·吉弗雷——那个当年只有17岁的女孩。她在回忆录中写道:“第一次时我未成年,他猜出了我的年龄,还笑着说我和他孩子差不多大。”
虽然安德鲁强烈否认,但2022年他选择支付数百万美元,与吉弗雷在纽约民事诉讼中达成和解。钱付了,官司没打,罪名不立,但公众早已心知肚明。

从那一刻起,安德鲁的形象崩塌,英国人愤怒,媒体群起而攻之。王室原本试图低调处理,却发现火势越来越大——连查尔斯与王后访问梵蒂冈的新闻,都被弟弟的丑闻盖过去了。这才有了如今这场“家族动刀”的戏码。
所以说这哪是什么大义灭亲,这分明是火烧眉毛,不得不断了,才做做样子演给大众看。
更何况王室的“雷霆手段”,真的是为了伸张正义吗?
让我们剥开“大义灭亲”的华丽外衣,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表面上看,剥夺王子头衔、逐出王室,对一位从小在温莎城堡长大的王子而言,似乎是天大的惩罚。然而,这惩罚的背后,是周全的保护。
安德鲁失去的只是虚名,但他并未失去自由和奢华的生活。国王依然会为他提供新的住所,他的巨额津贴来源虽被削减但并未完全断绝,只是不再出现在公众面前,不再享受皇室特权,他依然可以过着远比99%的英国民众优渥的生活,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法律制裁…

反观此案的受害者吉弗雷,她的一生都活在阴影之中,最终以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生命的消逝,与王子的“隐居生活”形成刺眼的对比。

所以这场雷霆万钧、声势浩大的“大清洗”与其说是大义灭亲不如说是变相保护。
对英国王室来讲核心资产是声誉。当安德鲁从“王室资产”沦为“负资产”时,切割就成了唯一理性的选择。这不是出于道德,而是出于生存本能。一来,威廉王子正代表王室出访巴西,安德鲁丑闻如影随形;二来,英国国内经济疲软、王室开支屡遭质疑。公众的不满,急需一个“替罪羊”来泄压。
安德鲁,正合适。这既能显示王室的“公正”,又不伤根本利益。剥掉一个弟弟的头衔,总比让整个王室的威望塌方要划算。
当然英国王室的工于心计可不止于此。
实际上现任的查尔斯国王与安德鲁这两位兄弟的恩怨纠葛就从来没有停过,从青年时代起,安德鲁就曾不止一次想取代查尔斯的王储地位。
为了报复,后来女王登基60年的活动中,查尔斯甚至不让安德鲁王子出现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

这让安德鲁一直怀恨在心,他没少在媒体面前嘟囔这件事情。甚至在伊丽莎白二世晚年时,安德鲁曾公开在王室内部游说,希望废黜查尔斯的王储地位,主张让威廉直接继承王位。
他当时的理由,是查尔斯形象老化、声誉受损,而年轻的威廉更能“代表新时代英国”。这番话几乎是撕开了兄弟之间最后的体面。
那时候的查尔斯还是王储,忍下了这口气;如今登基为王,手中的权杖终于可以落下。
在这种背景下,大义灭亲这四个字,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它不仅仅是家族的道德宣判,更是国王的政治复仇。

同时这更是查尔斯替他儿子威廉上台后扫除障碍,树立威信的最好时机。据BBC等英媒披露,威廉对叔叔的行为感到极度愤怒,认为他“严重损害了君主制的声誉”,并坚定主张采取最强硬的措施,这不仅是出于公义,更是出于对自身未来的谋划。
对查尔斯而言威廉代表着王室的未来,他需要塑造一个廉洁、正直、负责任的公众形象。与安德鲁这样的污点人物彻底划清界限,是他巩固自身地位、赢得民众信任的必要之举。
可以说,安德鲁成了威廉树立权威、展示决断力的祭品,好一个杀鸡给猴看,而安德鲁,就是那只最肥、最合适的鸡。

安德鲁的倒下,绝非正义的胜利,而是王室在丑闻燎原之际的断尾求生。剥夺头衔、逐出王室,看似雷霆手段,实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他失去的仅是虚名,而非自由与奢华,真正的司法追责依旧遥不可及。
更讽刺的是,这场清洗被包装成王室自律,实则是查尔斯父子巩固权力的政治操作,安德鲁不仅是丑闻主角,更是王室内斗的牺牲品。
这让我们看清:君主制度本身就是所谓民主法治的讽刺画,它用华丽的仪式掩盖特权的本质,用传统的名义维系不平等的秩序。
在这个21世纪的现代国家,英国王室依然是一座特权孤岛,而安德鲁事件再次证明:所谓王室的荣誉,从来就建立在普通人的痛苦与不公之上。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