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2025年10月31日,解放军南部战区公布联合战备警巡影像:
在空中,轰6K携鹰击12空射超音速反舰导弹,以黄岩岛为背景合影,苏30MKK伴飞护航。
在海上,054A、056A护卫舰与青海湖号补给舰组成编队巡航。
在看不见的海洋深处,还有潜艇编队守卫着祖国主权!
如此强大的组合战力,已经在南海实现了常态化存在。
这正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域外顽敌所有的聒噪,都成了背景音。

一、常态化巡航!
这次出现在黄岩岛的组合有两点不同:
一是轰6K直接挂载着鹰击12反舰导弹,向外界公开展示,实际上是警告那些打着自由航行旗号来中国周边海域挑衅的外国军舰。
中国轰炸机的远程反舰能力可以轻松吊打诸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的各种驱逐舰护卫舰。至于各国来南海耀武扬威耍存在感的航母编队,在中国空军反舰导弹饱和攻击下同样难以幸免。
二是海空军舰机联动,包括后勤保障在内的作战体系同时曝光,具有极强的实战色彩。如果只是威慑作秀,根本用不着带综合补给舰出海。既然带了,就是奔着长期存在威慑顽敌维护主权的目标去的。
如此大规模的巡航战力,表明我军在南海已经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演练。
请注意,这种战力展示不是为了秀肌肉,而是通过强硬姿态让对手适应这种压迫,最终默默接受一切安排。

二、战力组合吊打周边!
或许有人会说,轰6太老了,苏30也落后了,为啥不派歼20去呢……
如今,全世界真正拥有战略轰炸机编队的只有中美俄三国。
美国因为有B2和B21隐形轰炸机,远程战略打击能力当之无愧全球最强。截止2025年,美国对外宣布有包括B2、B52等在内的158架轰炸机,实际上因为美国轰炸机机队整体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只有大概76架现役轰炸机处于可执行任务的状态;
俄罗斯方面服役有包括图160、图95等在内的137架轰炸机,不过6月1日被乌克兰用无人机摧毁了11架战略轰炸机,现在到底有多少架已经是个谜。
中国轰6的现役数量大约超过270架,原型是苏联的图-16轰炸机,这些年经过了13个型号的改进,除了外形看起来相似,实际上已经可以视为全新的战机。最新的轰6J型轰炸机,装备了翼尖挂载的电子战吊舱,主要用于对海打击和电子对抗,怎么看也不能与第一代相提并论。
1999年中俄签署38架苏30MKK军售合同,军售合作对象继续沿用共青城飞机制造厂。苏30MKK战斗机是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在苏35UB战斗机基础上研制而来,全面加强机体结构,增加起飞重量,整体设计思路延续早期苏30战斗机,强调多用途作战,增加对地打击能力,但缺乏对海打击能力。苏-30MKK战斗机机体核心是发动机吊舱、主起落架、机翼机身连接机构。1999年,苏30MKK首架原型机完成试飞,2000年首批10架苏30MKK战斗机列装中国空军,当年就交付了38架。到2010年,中国空军拥有了73架苏30MKK。
从战斗机寿命来看,这款生产于2000年的战斗机,绝对不算老,即使在俄罗斯也是主力机型。只是因为中国新型战机太多太优秀,才衬托的苏30MKK有些沧桑。
对于当年的中国空军来说,苏30MKK高达3000公里的航程,能够实现巡航南海,这是最亟需的指标。

三、小甜甜变身牛夫人?
由于苏30系列技术发展前景有限,2005年之后我们停止引进苏30飞机,转而利用国内技术成果继续发展,这就是歼16战斗机。歼16最大特点就是换装了国产机载有源相控阵火雷达,完全碾压BARS雷达战机,歼16还装上了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 、前视红外导航系统等等,飞机能够在静默情况下探测目标,提高了电子战能力。座舱装备了一体化多功能显示屏和衍射平显。
从飞行员透露信息来看,国产歼16战斗轰炸机与苏30MKK大同小异,但是内部系统和系统完全不同,歼16战斗轰炸机设备更加齐全完善,性能也更加先进。歼16作战能力不但优于苏30MKK,也优于苏30MKI。
歼-16对苏30MKI有两个优势,分别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0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在对对苏30MKI的时候,在战术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歼16装上国产太行发动机之后,推力大于AL31F,加上飞机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空重下降,推重比上升,机动性能比苏30MKI更好,进一步增加了歼16胜算。
根据公开报道和分析,截至2024年中,中国空军的歼16数量已超过350架,成为装备数量最多的重型战斗机之一,据说比歼20还多。
那为何中国会拼命造歼16?
总结一句话,歼20干不了的活,歼16都能干。
歼16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四代半重型多用途战斗机,不仅综合性能优越,而且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最大起飞重量35吨,最大作战半径1850公里。最大载弹量12吨,有12个武器外挂点!可挂载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400公里)、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200公里)以及各种卫星制导炸弹等。
妥妥的炸弹卡车!
更重要的是,歼16的制造与维护成本,显著低于歼-20。
一架歼16的造价约为6000万美元,是歼20的三分之一。
正因为有了歼16,才让性能卓越的苏30MKK成了牛夫人。
这正是中国军迷最乐于见到的场景!

四、南海作战体系!
现代海空战,已经进入了体系化决胜阶段。
这次巡航,中国海空军展示了五个互补模块:
空中侦察与攻击(海空/无人机)→ 指挥决策(战区指挥所)→ 远程打击(轰6K鹰击12)→ 区域防空(054A/红旗16C)→ 后勤保障(青海湖号)。
以上几个作战模块环环相扣,互为加成。
尤其值得注意的几点新动向是,
056A搭载垂直起降中型无人机,能够实现近海常态化巡察,缩短发现到打击的时间。
轰6K与鹰击12的组合能够显著提高饱和突防概率,给对方防空系统造成决策和拦截压力。
有源相控阵雷达与复合制导导弹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但是在面对美军航母编队的电子侦察与远程火力编组,在态势感知层面还有差距,需要055万吨驱逐舰以及歼20、歼16的支援。
五、拒止、威慑与成本投射!
在南海作战环境下,抢占先手并不看谁先开火,事实上除了美军没有哪个国家敢与中国空军叫板。
因此,所谓的博弈不是狭隘定义为击落对方战机,更广义的博弈艺术是,看谁能把对方逼到付出更高成本的境地。
显然,相比美国航母编队,中国在南海海域具有地利优势。
通过远程反舰与防空纵深,能够对进入第一岛链内航母编队形成强烈威慑;
海空军联合巡航,能够保证对近海发生的摩擦事件快速响应;
因为我们要实现常态化存在,所以警备巡航不可能每次都出动最优秀的机型和舰船,而是充分利用各种装备实现高低配。随着警备巡航从从单次震慑变成制度性存在,能够明显降低对手的心理不适感。
当然,如果与强国进行高强度对抗,海空一体的损耗将迅速上升。短期内中国在地理与火力投射上占优,长期消耗、国际政治代价与补给线安全问题面临挑战,需要继续提升实力!

六、外部回应与连锁反应!
南海并非孤岛,任何冲突都会引起区域震荡。
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肯定会根据国家利益在中美之间游走。
在短期与地缘战术维度,中国通过海空一体化组合、后勤保障与常态化巡航取得了局部先手。
在中长期战略来看,目前先手能否转化为决定性优势,取决于战力提升的持续性、对手的政治意志、以及西方联盟的应对节奏。
未来的对抗将更多围绕空域与海域控制权发生,谁能在短时间内把对方的成本推至无法承受,谁就有更大话语权。
至于开战?先问问美英法受得了战损吗!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