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特朗普一句“不给钱了”,它们想哭却哭不出来!


2025年11月12日 
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

一句“不给钱了”,炸响世界政坛。

据俄罗斯卫星社11月11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放出狠话:“我们不再向乌克兰付钱,现在他们通过北约向我们付钱。”短短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在国际政坛炸开了锅。

图片

这意味着美国对乌克兰长达数年的直接资助与军事援助模式即将“拜拜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中介转卖”式的交易机制。表面上看,这是政策调整,然而,深层次看,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向,更是其霸权逻辑走向自私与虚伪的集中体现。

从“慷慨援助”到“断供甩锅”,美国对乌政策的剧烈转向

回顾过去几年,美国可是“打赏”乌克兰妥妥的“榜一大哥”。

据总部位于德国、追踪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支持情况的智库基尔研究所称,从2022年1月24日至2025年6月30日,美国总共花费了1306亿美元(989亿英镑)。

图片

这些军事援助,涵盖“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系统乃至“战斧”巡航导弹等先进武器。不仅支撑了乌克兰的战场能力,也维系了其国家财政的基本运转。

然而,这一切在特朗普“二进宫”后迅速改变。

早在今年2月,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炮轰泽连斯基,指责其“玩弄美国感情”,并暗示乌克兰“不值得继续烧钱”;3月,他下令全面暂停对乌军事援助;8月,他在记者会上首次提出“美国不再直接付款”,要求乌克兰通过北约渠道“自掏腰包”购买美制武器。如今,这一政策终于以“摊牌”方式公之于众。

到了10月17日,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会晤,又一次演变成一场气氛紧张的激烈争吵。

图片

而这背后则是美国国内政治、经济与战略三重压力的集中爆发。

一方面,美国国内通胀高企、财政赤字飙升,民众对“无底洞式援乌”日益不满。

据新京报评论11月4日报道,最新民调显示,约半数美国人认为美国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此时的特朗普看清了美国民众的风向,顺势打出所谓“美国优先”牌,既迎合选民情绪,又为削减支出找借口。

另一方面,美国战略重心正加速向亚太转移。

特朗普政府明确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认为在欧洲深陷乌克兰泥潭是“战略误判”,与其耗费巨资维持一个遥远战场的消耗战,不如集中资源应对所谓“真正威胁”。

例如,特朗普2025年10月25日至30日高调访问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以及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访问日本、马来西亚、越南和韩国,表面上是满载而归的友谊握手,背地里却不断给中国“埋雷”。

图片

一是经济条款武器化。美国与柬埔寨、马来西亚签署的贸易协定中植入了“毒丸条款”,赋予美国单方面终止协议的权力。

二是关键矿产争夺。特朗普政府将稀土等关键矿产作为外交筹码,试图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其亚洲行期间与澳大利亚、日本、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矿产协议。

三是安全承诺的不确定性。美国国防部长在东盟防长扩大会等场合,多次渲染“中国威胁”。

这些操作表明,从战略成本收益角度看,乌克兰已从“战略资产”沦为“财政包袱”。

特朗普的“精明算计”与地缘棋局

特朗普此举,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甩锅”。

首先,经济上“止损转嫁”。

特朗普反复强调“我们花了3500亿美元”,这个数字虽有夸大之嫌,但足以制造舆论压力。他要传递的核心信息也很明显,那就是美国不能再当“冤大头”,欧洲作为“家门口”的利益攸关方,理应承担主要责任。

图片

通过优先乌克兰需求清单机制,美国将武器供应与资金支付分离,自己只负责“供货”,钱由北约盟友出。这样一来,军工复合体依然能大赚特赚,而财政负担却被成功转嫁给欧洲。

图片

其次,政治上“重塑形象”。

特朗普一直以“战争终结者”自居。他宣称“我已经结束了八场战争,第九场也快了”,试图塑造一个“和平缔造者”的形象。

然而,众所周知这些都是自拉自唱,将战争责任推给战场上的当事国,自己则以“中间人”角色邀功。

最后,地缘上“分化欧洲”。

特朗普这波操作,客观上加剧了欧美之间的裂痕。

欧洲国家虽口头支持乌克兰,但经济疲软、能源危机未解,根本无力填补美国撤出后的资金缺口。德国、法国等国已明确表示“无法独自承担”。特朗普此举,实则是逼迫欧洲在安全上进一步依赖美国,你如果没钱买武器?那不得听我的?

这种“以断供换控制”的手段,暴露了美国对盟友的赤裸操控。

图片

乌克兰的至暗时刻,欧洲的“集体失眠

特朗普的“摊牌”,最惨的是乌克兰。

失去了美国的直接输血,乌克兰的军事机器将面临“断链”风险。前线士兵的弹药、装备维护、士兵薪饷,乃至整个国家的财政运转,都建立在外部援助之上。如今美国“断供”,北约“中介”模式最后陷入各国扯皮、预算审批、采购流程,只能等到猴年马月。

图片

而欧洲,则在“道德责任”与“现实能力”之间痛苦挣扎,想哭也哭不出来。

欧盟虽是乌克兰目前最大的财政支持方,但其援助多为贷款或赠款承诺,实际到账缓慢。乌克兰财政部长马尔琴科今年5月已公开表示:“我们未来30年都不打算偿还这些债务。”可见其财政早已濒临崩溃。

更讽刺的是,由于美国政府近期“停摆”,连带影响军工生产,价值超50亿美元的对北约及乌克兰武器交付已被推迟,包括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宙斯盾系统和“海马斯”火箭炮。美国自己都“断供”,又如何指望盟友持续输血?

说到底,特朗普“断供”乌克兰,暴露了美国虚伪的“和平者”。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自由世界的领导者”,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可当真正需要承担责任时,谁跑得过它呢?

图片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更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

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动力等公司股价在冲突期间一家比一家还高,而普通美国民众呢?汽油、食品、失业率等一座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政府和这些军工巨头关系十分密切,其政策本质上还是为资本服务,并不是为乌克兰,更不是为世界和平。

没办法,这就是欧洲和乌克兰的选择。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1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股市操盘丨指数不怎么跌的调整,你一定要控制好这一类风险!
下一篇:所有作业的问题,不来自于孩子,只来自于你的控制欲!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