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东洋慈禧”把日本拖入“战略挨揍期”!


2025年11月22日 
来源:畅明谈宏观(ID:changmingkan_889)

一、当不了泽连斯基的高市早苗:“丐版慈禧”的COSPLAYER

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就意味着日本“绷不住”了,就像慈禧搞不清楚当时世界的实力对比一样,如今的日本的政治首脑也开始拎不清了。但是经过甲午和辛亥两战,慈禧丝滑地从“同光中兴”、“对万国开战”变成了“量中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如今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革新,已经摆脱了慈禧出现的可能,但是日本的高市早苗却开始强行COSPLAY出了一个“丐版慈禧”。

慈禧的政治手腕是过关的,但是其对于国际形势和生产力的发展却极度无知。

在国际政治方面,慈禧拒绝了未来世界霸主英帝国的橄榄枝而搭上了俄罗斯帝国的破车,这使得清帝国失去了成为东亚霸主的可能。当时英帝国需要满清在东亚牵制俄罗斯,所以比较支持中国的洋务运动。而在19世纪,可以说“凡是跟着英帝国的国家都富强了”。因为当时的英帝国是世界的先进生产能力中心,只要搭上了英帝国的车,就可以实现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地位的大跨越。然而满清完全没搞明白这个形势,反而去与俄罗斯帝国抱团取暖,结果就是英帝国转头去扶持日本来在东亚取代满清,搞出了一直从明治维新延续到二战之前的“英日同盟”。而满清则不但被日本打翻在地,也被俄罗斯帝国以调停、外交支持等各种名义割走了大片的领土,落得个里外不是人,从东亚的扛把子沦落为列强们瓜分的“俎上鱼肉”。于是满清连累中华一起倒下,列强们尤其是日本通过啃食满清反而肥成东亚的“小霸王”。这就是慈禧精于权术而不识大势,乃至于此。

在国内改革方面,慈禧拒绝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变法派而重用既得利益者组成的守旧派,并且利用义和团民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结果导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华。由于自己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所以国家的经济基础无法发展越做越落后,结果就是社会矛盾横生。而慈禧把这种内部旧事物与新事物的矛盾转移到国内民众与外国人之间的矛盾,由此把国家引向战败之路。而慈禧在这个时候,却又一改之前的嘴脸,开始对外国列强卑躬屈膝、奴颜谄媚,带领满清的统治集团来为列强的在华利益提供卖国服务。

慈禧这种政治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国际上站错队得罪了新任世界老大,国内里拒绝革新,反而通过煽动民众来转移矛盾为既得利益集团打掩护。其结果也是明确的,那就是让自己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了餐桌”,变成任人瓜分的鱼肉。

而如今,慈禧在中国“转世投胎”的社会土壤已经没有了,反而日本的政治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催生出慈禧这样的人物。

日本现在是对内改革基本别想,对外的大势也稀里糊涂,虽然经济体量客观,但是上有宗主国,下有门阀权贵,这些都动不得。所以日本的政客们就把歪心思打到了日本的底层身上,打算烧一把右翼军国主义的烈火来给自己“暖和暖和”,于是我们就看到头脑清醒,知道中国真正实力的石破茂下去了,日本特色的“丐版慈禧”——高市早苗登场了。

要注意,慈禧时期的满清政府其实是一个地方势力强大的“分权结构”,因为经过了太平天国的打击,满清的统治要靠汉人军事集团来支撑,所以湘军、淮军、楚军等各个军事派系的权力来源都是自己打出来的,所以并不算是满清朝廷的嫡系,而满清的嫡系如增格林沁等辈,基本上都被消灭了,所以慈禧执掌的是一个藩镇林立的国家。而如今的日本,也是如此。日本现在是各个门阀林立,虽然进入了信息时代,可是封建思想还很严重,日本的中央政府其实也是受到很多挟制——既有美国控制的司法体系,也有日本农协这样的封建残留。所以相似的社会结构与国家状态,让日本也终于酝酿出了慈禧一样的人物。但是日本是小国,而且是没有文化底蕴的东亚边隅之地,所以其实也只能出来水平差了很多的“丐版慈禧”。

与满清的慈禧一样,通过一番复杂的权术博弈,高市早苗终于成为首相。而上任伊始,她就重提安倍晋三的老调,声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随后我国外交人员在网上明确回应:如果日本胆敢插手台湾事务,就要把他们伸过来的肮脏脑袋砍掉。这话一出,立刻刺激了日本国内许多右翼分子,他们像被激怒的恶犬一样狂吠不止。

有记者就此事问特朗普:“日本可是咱们盟友,要是真出事,咱是不是得帮忙?”特朗普怎么回答的?他说有的盟友也不是朋友。这话其实就指日本——你说他是盟友,其实他也占咱便宜。有的国家不是咱盟友,但我们在经贸上还指着人家过日子。

一听这话,日本国内的政治人物立马怂了大半,但是民众的狂热却不减。不少在野党及政界人士纷纷出来批评高市早苗,说她讲话太草率、太作死,有人甚至要求她收回言论。但是另一方面,高市早苗的支持率却一下子飙升上去,像极了宣布支持义和团以后慈禧太后的民意支持率。高市早苗在民意裹挟下,没有收回原话,反而派了一个特使来中国希望换下来中国在日本发言反击侵略言论的外交官。这自然得不到中国的认同,于是事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这件事背后有个关键问题:高市早苗刚上任就做出如此举动,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为什么说奇特?因为她的行为,恰恰是多方乐见其成的。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俄罗斯、欧盟,其实都盼着日本卷入一场与中国的冲突。

对中国而言,这是报仇的机会——日本是中国近代史中国仇家恨的主要对象;同时,作为世界工厂,也要干掉日本这个竞争对手,相当于在全球产能格局中实现一家独大。日本在当今全球市场中,也是我们在工业制造领域的重要竞争者,是美国在东亚战略包围网中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对日本动手,我们有三重动因:历史原因、现实产业竞争原因,以及地缘战略原因。这三者叠加,使得“揍日本”的潜在收益极大。当然,收益总是伴随风险,那么打日本有没有风险?

这就得看美国的态度。毕竟打狗要看主人。而特朗普政府这个“主人”恰恰是个不着调的主人。简单说,他的政府最大特点就是不负责任,极度自私利己,从不考虑盟友死活,只关心自己能不能捞到好处。

因此,美国对日本根本不会从其长远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是纯粹视其为一个“血包”:一来可以从它身上讹点钱,二来如果牺牲日本能换取特朗普政府自身的利益,它也毫不吝惜。换句话说,特朗普政府对日本的态度极其简单——只有利益,甚至只要是他个人或小圈子有利益,哪怕会损害美国长远的利益他也是会干的。

所以面对中日之间的矛盾,特朗普不在乎日本的安危,只在乎从日本那里签订的投资协议还能不能落地——中国打不打你我不管,该给我上贡的投资款一分也不能少。

在这种背景下,再看当今世界局势,日本的处境就显得格外危险了。

二、降息周期的高市早苗当不了加息周期的泽连斯基

日本现在其实是处在悬崖边上的状态,原因有三。其一是日本政府内部失衡。原本日本政府是贵族执政模式,上来的都是老官僚,跟拜登差不多,虽然冲劲闯劲不足,但是最起码知道什么事是不能干的。虽然也不太干得好,但最起码知道什么东西是不能碰的。虽说是因循守旧,但多少也是能够不碰红线。虽是多事之秋,左右摇摆,却也没有立马招致非常大的风险。日本国家经济工业又相对发达,民生没有问题。所以能维持一个正常的状态。

但是日本长期的政经颓势从量变积累到了质变。日本常年处在不死不活、不阴不阳的状态当中,有些东西逐渐积累到要发生质变的程度了。像高市早苗被选上来本身就打破了平衡。其人政治光谱并不是跟美国的特朗普一样,而是跟尹锡悦一样,都属于名义上的右翼,但骨子里效忠的是白左势力。

在美国红脖子要求国家以本国为重,不搞国际主义;但作为高市早苗,她在日本当右翼,实际上对应的就是美国的白左。白左的资本势力、国际资本势力,讲究的是要在东亚地区维护美国压制中国的存在。日本附庸在美国的体系下,当二鬼子的体系。

所以在面对特朗普上台以后,高市早苗和尹锡悦这一类所谓东亚右翼的日子不好过。因为他们真正的主子——美国的白左资本势力——在特朗普政权下属于不掌权的状态,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实际上他们背后的靠山处在蛰伏状态,帮不上他们的忙。

高市早苗本人和右翼绑定的太深,右翼逼着她表态,她就敢表态,就是闯下了天大的祸事。之后一方面是日本群情激愤,80%多的人都对她表示支持,觉得很好,很有精神;另一边是美国的特朗普政府的不支持。

谁说懂王不会说话,“盟友不是朋友”,说的多么言简意赅。日本虽然是盟友,但他不见得是朋友啊。中国不是盟友,可我们跟他做生意,还指着人家过日子。这种表态也侧面反映一个事实,懂王不是日本右翼真正的主人。

东升西降,东亚的天其实早变了

其二就是中国的势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别说二战以后的秩序,就说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中国的军事实力、工业实力,基本上是整个西方集团的总和还多。别说日本,连美国也没有实力跟中国展开一场真刀真枪的战争。所以所谓美国在亚洲的势力,基本上都是保不住的。

再加上中国的军事实力,通过5.7空战、九三阅兵,已经又给大家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无论贤愚不肖都应该知道现在中国在军事上跟美国有领先将近半代到一代的代差。这种情况下,别说台海,日本、韩国包括整个东亚范围,迟早是中国的天下。

那么美国实际上想要的是一个体面的撤退。21世纪他也保不住这些地儿,他想再刮最后一次地皮,再敲最后一把竹杠。所以特朗普政府对日本政府、对日本的心态就是这样:这玩意儿早晚也不是我的,没必要支持他捣乱。仿效乌克兰故事对他无利可图。

俄乌战争正好是符合美国加息周期,世界越动荡,全球的钱才能够吸到美国的资金池中。这么大的资金缺口,这么饥渴的华尔街,他就只能在各地捣乱,人为的将美国打造为避险圣地,将美元打造为避险货币。美国的资产作为资本的避难所太合适了,所以说他们就盼着打仗,加息加战争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正所谓好乱乐祸。

现在美国眼瞅着加不动了,钱没折腾来多少,自己内部也快撑不住了。这时候美国最需要的实际上是降息,释放流动性。这个时候他希望的是什么呢?是想钱从美国到各个国家去,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去抢夺世界的优质资产,去渗透进各个国家。他希望花钱,希望全世界稳定,这样美国国内的通胀才能控制住,资金也便于往外走。

他敛财的时候,希望全世界钱都进来,这样内部的金融体系不缺钱;放水的时候就希望钱都出去,别留在国内搞通胀,搞得太多太大了,对民生有问题,对美国社会不好。

所以现在的美国,打仗属于逆着华尔街的资金周期,是赔钱的买卖。高市早苗当不了泽连斯基就在这儿:泽圣赶上的是美国加息周期,有这么个人,甭管打赢打不赢,美国都有的赚;但高市早苗赶的是美国降息周期,就是无论打赢打不赢,美国都得赔。

泽圣:“个人奋斗是要考虑历史进程的。”

所以这就是高市早苗为什么不会得到美国支持的核心原因。美国打心眼里觉得,第一打不赢,第二打赢也会赔。

而对于中国来说,打一仗无论打赢打不赢都是赚。为什么?因为中国现在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伴随着失业问题、经济硬着陆风险、房地产价格泡沫出清问题、地方债问题,实际上是有劲儿没地儿使,也有内部的社会压力需要个释放的出处。

社会化大生产的国家机器光搁着是不行的,要运转起来才通畅。而且现在外贸越来越指不上——特朗普给外贸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时候打仗的损失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而收益却越来越大。

一方面,中国的军工机器一旦开动,就会带来大量订单和政府拨款,相当于大量的凯恩斯主义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民心军心也会极大凝聚。打别人还不好说,还得动员,但打日本还用动员吗?打日本就是核心宣称,就是国仇家恨,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管出钱还是出命,在中国社会都会有非常强烈的意愿,这是历史原因决定的不可更改的事情。

三、同行是冤家——中国打日本利益极大,损失极小

第三,只要跟日本干上就是赢。为什么?因为日本很多产业跟中国是重合的。你要造汽车,我们汽车造得挺好;日本有几家车企不错,比亚迪就号称是学丰田的。同行才是冤家。甭管打赢打不赢,只要把你打个稀巴烂,就让你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中国企业受得了,因为中国体量大、中央政府的组织力强,国家支持的企业经得住世界级风险的冲击。像华为被美国全球制裁却活得好好的;日本就不行。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独立性差,地缘环境尤其是在东亚这些海峡,比中国差得多,而更重要的是,日本的中央政府比中国差得太远,对日本国内林立的资本门阀根本无力调动,就像晚清一样。咱们拖得起、耗得起、损失得起,日本企业却损失不起。无论战争打多长时间、有多大损失,只要把竞争对手消灭了,我们的产业将来肯定过得更好。

所以说,对中国而言,打日本的成本越来越低,原因有三:一是对外贸的依赖性越来越低,打仗对出口的影响没那么大;二是干掉了竞争对手,利于中国的先进制造业扩张份额;三是解决了产能过剩问题,连带缓解许多社会问题。因此,从经济上讲,只要开战,对中国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而且打长打短都无所谓。

如果真的发生军事冲突,最难受的是谁?实际上最难受的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才是中国。一旦中日产生剧烈冲突,直接受损的是日本,但最难受的肯定是美国。因为它正处于降息周期,而东亚——中日韩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和产能出口地。一旦这里爆发军事冲突,全球工业产能立马出现刚性缺口,美国的通胀会非常严重,其放水和降息计划都会被打乱。中日这边一打起来,美国那边很可能立刻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政治危机。

恰恰在这个当口,又赶上特朗普政府处于上任以来最虚弱的时期。这种虚弱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基础垮了。因为瞎打贸易战,又跟马斯克闹翻。特朗普政府现在站在落后生产力的一边、旧事物的一边,别说国际社会,就连美国国内的先进生产力都瞧不上他。马斯克跟他翻脸,万斯和背后的硅谷帮跃跃欲试准备接班,还老传他健康有问题。经济上他已被新事物严重威胁,毫无前途。

其次在政治上,特朗普遭遇民主党新兴派的迎头痛击。纽约市长刚选上了对头——激进左翼阵营的少数族裔人士。原本被压制的反对势力重新集结,换了个面貌,开始精准攻击他的弱点。

第三,在意识形态上问题最大。现在盛传爱泼斯坦事件——官媒披露的文件显示,特朗普很可能跟克林顿“有些唇枪舌剑的交锋”,有些不良的难以启齿的性关系。这事对特朗普形象造成毁灭性打击。美国甚至搞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洪康熙理论”:就像中国流传康熙有洪承畴血脉一样,迅速破圈传播“特朗普和克林顿有奸情”的说法。

这对特朗普团队是核弹级的打击。因为他的基本盘属于传统保守阵营,强烈反对同性恋等所谓“非正常”行为,完全无法接受特朗普与克林顿之间存在这种关系。于是,从经济基础到政治上层建筑,再到意识形态舆论场,特朗普处处遭遇逆风,正处在他最虚弱的时候。

时候如果中日开战,特朗普一方面打不赢这场仗,另一方面他的经济节奏——尤其是降息——可能彻底被打乱。特朗普他自己买了大量债券,赌的就是降息。但他并非能完全掌控美联储,还需沟通协调。一旦中日开战,美国降息计划将受重创:货源减少,货币却增多,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货源,必然导致价格上涨,很可能演变成恶性通货膨胀。

尤其考虑到美国当前产能严重落后,很多东西根本生产不了,全指望从中国和东亚进口。一旦中日韩这三个最重要的货源——特别是那些技术含量高、难以复制的先进制造产品,包括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化先进生产力——同时断供,美国真受不了。

所以一旦中日开战,很可能特朗普先吃一枪:中日还没分出胜负,特朗普自己先遭到重大打击,美国先乱起来。

过程虽难预判,但从结果来看,打击日本的侵略势力、修理军国主义极右翼,好好遏制一下日本人不知自省、控制不住作死冲动的毛病对中国来说,只有好处,坏处微乎其微,且大概率能打赢——军事上能胜利,政治上能获得巨大凝聚力和稳定性,增强执政合法性;经济上则有潜在的、长期的巨大收益。

对于美国来说,他不希望中日打起来,因此也不支持高市早苗。真打起来,美国受损最大——美元体系就变成了“有钱没有货”的空架子,美元就更毛了。降息周期发生动乱是非常严重、可怕的事情,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再加上特朗普从经济到政治再到舆论,全都受到重大打击,正处在极端虚弱的状态。这时候他就算想搞点什么,也是有心无力。正因如此,这场冲突发生的概率并不小。

中美俄其实都希望日本出事。高市早苗不止提到了中国,还提到了韩国和俄罗斯。她说北方四岛也是日本的——那是现在俄罗斯控制的地方;韩国的独岛,她也说属于日本。高市早苗这一波玩的就是慈禧那套套路,对各个国家都哈气,只指望对“美爹”恭顺,交了一大笔保护费,跟美国签了个协议,以为这笔钱就能包圆一切,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在这边折腾、得罪人。可她没想到,美国现在根本没有力量保护她。

而且一旦跟中国发生冲突,对中国的益处太大,等于给中国送上门来的机会。她原本只是口嗨一下,搞个意气之争,没想到后果严重,后来就慌了。虽然她没有收回言论,但也表示以后不敢瞎胡咧咧了,发言会更谨慎。但问题不是她谨不谨慎,而是她的态度和立场——只要不收回这些言论,就表明她跟日本极右翼的侵略势力站在一起,有可能继续搞侵略,甚至可能改变核武器“无核三原则”,出现拥核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她说什么,只要立场摆在这儿,就是让日本处于非常危险、容易挨揍的“战略挨揍期”。

高市早苗对日本的国家实力、中国的国家实力、美国的国家实力完全不明白,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可以说是百战百败的局面。

实际上,如果我们看美国全球体系,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让美国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什么招都使了,什么招都想了,都没用,基本都在不停失败,而且情况越来越糟。这个时候,美国其实只剩下一招:必须献祭一些自己的小弟、一些经济上的附庸,把他们吃掉,让自己缓一缓。

冷战结束后,美国曾面临金融危机,90年代通过广场协议把日本废了,让美国经济满血满魔、原地复活。这次,美国也必须找一个牺牲品。本来通过俄乌战争,他选的是欧洲,但由于中国撑着俄罗斯没有失败,局势失控;泽连斯基又一直在顽强抵抗,欧洲上桌的难度很大——主要是欧洲人还有点独立思维,不像日本人奴性这么重,各国也不能协调一致,美国难以一次性收割巨大收益。再加上俄罗斯的威胁实打实地摆在那儿,俄乌战争想停也停不下来,这事做起来难度太大。

而日本的首相从此前的安倍晋三到菅义伟,再到岸田文雄和石破茂,基本都是老官僚,行事老成,不碰红线,对美国也只是糊弄着应付,没有皈依者狂热,也没有抽风行为,所以日本一直没机会“上桌”。但换上高市早苗就不一样了——她不把天捅个窟窿看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一来,等于日本自己躺上了餐桌。

一旦中日开战,无论输赢,日本都已经把自己的国民经济献祭到了美国的餐桌上:一部分被中国打掉,剩下的一小部分就被美国吃干抹净。这就是日本国家未来很可能的结局。

所以高市早苗成不了泽连斯基。中日之间的实力对比,远比俄乌悬殊——中国的实力可比俄罗斯强多了,而日本的军事实力还不如乌克兰。她当不了泽连斯基,也没赶上加息周期,很可能成为一个导致日本走向失败的“慈禧式”人物——向万国开战。当然,她没有慈禧的政治手腕,但她给国家带来的后果,很可能让她自己成为“日本的慈禧”。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日本都没有,高市早苗的小朝廷现在是百战百败的庙算。

当年日本通过一场甲午海战,在东亚窃取了中国的国运;那么很有可能,也会通过一场现代化的海空战,把这几百年来窃取的国运一次性连本带利地偿还回去,从此被打回它原本的位置——这才是华夏生产文明复兴的主线剧情。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美国批8200万军售,日本真能打?
下一篇:日本,还是先管好自家后院吧!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