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日本国民为何更加没有安全感?


2019年01月15日  浏览(7688)人
0

原创: chenyan5931

从东京涩谷车站下车后,走出车站便是一个米字型的大街路口。

过了马路便可去文化村,和这条路并行的是通往国家电视台NHK的一条小路,其他几条路分别集中了各种时尚商店、电器商店等等。

涩谷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三十年前来这里时,看那些下了班以后的红男绿女在这里跳舞,跳那种类似于迪斯科的舞,音乐声大,节奏快。想不出这些年轻人上了一天班,晚上来这里差不多要跳一整夜,天亮了再去上班,精力为何如此旺盛。迪斯科男女消失后,年轻人也还是喜欢来这里,在米字型的路口等红灯时,不知不觉后面已经站满了人。路灯一亮,从车站这边涌入文化村的人群,与从文化村回车站的人群像拍打的巨浪,潮起潮落,实在壮观。

走过马路,想在蔦屋书店的星巴克找一个座位时,感觉和北京、上海的情况差不多:一座难求。几乎没有能坐下来静静观赏这涩谷人潮的机会。

东京依旧繁荣。从商品的丰富、消费能力看,感觉一点不比北京、上海差。

但是,这只是在涩谷看到的情况。就像涩谷已经没有了往日那些通宵达旦跳舞的年轻人一样,这个国家每年差不多会自然减少50万人。而人口减少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论国家多么鼓励盖房子买车,每年都会有10万套以上的房子空置下来,房地产一天比一天“无价值化”了,很多房子便是白送也无人接手。

01

人口迅速减少后的社会变化

去横滨看望了一位最近十年未谋面的老朋友。

三十年前,来日本留学时,1990年元旦就是在他家中度过的。第一次品尝了日本的新年饭,从餐饮就可以看出普通市民家庭生活水平之高,社会的富有。那个元旦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时老朋友的女儿刚刚大学毕业,还有一个女儿在读大学。1990年的元旦,买了一升装的日本酒,敲门后,给开门的是老朋友的大女儿。这次也一样,敲门后,开门的依旧是她。三十年前她大学毕业时的容貌就浮现在眼前,怎么三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呢?

“两位千金都没有结婚,也基本上和我们一起住。”老朋友很开朗,女儿未婚,并不是多么大的心事。

和大女儿聊聊,如今已是一家大企业的部长了,非常地热爱自己的工作,特别忙的时候就住在单位附近租的一居室里,但可以回家的话,她还是会回来和父母在一起。小女儿也很优秀,热爱艺术,但似乎并没有把作品卖出去当成多大的事。在家创作,有了灵感的时候就忙一阵子,没有太好的灵感,就帮母亲做家务。偶尔也去参加一些艺术方面的聚会,但不十分热衷。

“过了75岁,我们都是后期高龄老人了,距离100岁还有二十多年。过不了多少年,日本人口中65岁以上的人占四分之一的情况,就会变为75岁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朋友因为老了,对老龄问题特别关心,说起具体数据也非常的准确。

他这么一说,真的感觉日本社会老龄化已经非常的严重。看看两位依旧美貌,甚至看不出年龄变化的两位千金,猛地一想她们也五十上下的人了。

老龄化必定会和新生儿不断减少组成矛盾的两头。越是老龄化的社会,越是儿童数量很少。2018年日本国内出生的婴儿数量为92.1万人,比2017年少了2.5万人。死亡人数为136.9万人,与出生人数相比,两者差了44.8万人。

出生人口的减少,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在于晚婚及不婚。看了2015年的调查数据,那个时候日本男性终生未婚的人占了23.4%,女性也有14.1%。

人口的减少,让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未婚的人表面上维持着“单身贵族”,不愁吃不愁喝的状态,但另一方面内心的动摇、对社会持一种悲观态度,这些让整个日本社会充斥着各种不安。其实日本国家能为国民提供一定的工作、准备了比较完备的医疗体系,但日本社会就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甚至比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对社会保障体系感到不安,认为这样的社会制度终将瓦解,整个社会处于某种危机状态。

老年人对未来非常不安,老年人特有的某种神经质,在日本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股市暴跌、土地神话的崩溃,更加提升了日本社会的不安等级。

02

重新回归市中心

笔者认识的一位大学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避暑圣地——轻井泽买了一套高级公寓。每到夏天,大学一放假,教授就带着夫人去这里避暑。90年代笔者及大学里研究生院的硕士、博士也会选择在夏天去轻井泽和教授一起开读书会,其乐融融。

现在见到教授时,回忆起轻井泽的读书会,也顺带问了问教授的公寓情况,“已经很多年没有去了。”老教授喃喃地说。

岁数大了以后,开车去郊外已经很不方便。“公寓里的人也都老了,开始往城里搬,往城里靠近医院的地方了。好在我们没有放弃东京的住宅,现在能继续在东京住下去,否则的话,这个时候回东京找个离医院近的地方住,已经很不容易。”

东京等大城市,在日本人口老龄化,人口不断减少的时候,只是人口的增加出现了停滞,并未发生迅速下滑的情况。笔者看了一下东京23区人口变动情况,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各个区的情况略有不同,但每年都会增加数万到数千人,2010年以后,人口增加的情况已经非常缓慢,常驻人口每年也依旧以数千到几百人的速度在增加。

东京等大城市人口出现了增加,那肯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人口在减少。尤其是有了新干线车站后,去轻井泽那样的避暑圣地非常方便,但在老龄化的社会,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看病,不再是避暑,轻井泽等地方城市有牙科、眼科这样的单科医院,但要找一家综合医院,找一家能够带有养老设施的医院则非常困难。养老设施在地方上也有,但综合医院不可能建设到人烟稀少的地方。老年人看病肯定不是看一个专科,更多是几种病要一起看,这也只有到了城里才能解决。

最近在国内网络上谈日本空置房的文章发了不少,但如果去涩谷、六本木、目黑等地方看看,房价比北京、上海高很多,而且供不应求。一位熟人的孩子,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六本木附近租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三居室,每月租金是人民币10万元,这在东京并不算贵到哪里去的价格,好地段的房子也依旧抢手。

过去,东京的房价一涨,地方的房价就跟着涨。现在情况变了,东京的某些地段房价在继续提升,更多的地区则在下调。至于地方的房子,很多开始空置,现在大多要被放弃了。两级分化现象非常严重。

03

空置房意味着“无价值化”

“我的人生目标是有一套自己的二层阁楼,楼下有一个车库,车库里有辆国产车。”也还是三十年前,笔者刚到日本时,和那些在公司工作的职员谈人生目标时,很多人都这么说。

那时笔者已经结婚,单位给了一间9平米和同一单位的人合住的房子,这在北京已经相当的不错了,也只有大企业才能给这么好的待遇。到了日本,看到他们基本上都是住自己的二层小楼,大部分人有车,觉得日本生活优渥,让人羡慕不已。

今天,日本的高楼大厦的数量和我们比起来,别说北京、上海了,就是中国的一个二线城市也比东京、大阪的高楼要高出很多,也要多很多。从飞机上俯瞰时,能看到的大多是二层小楼,一个挨着一个,路上连棵树也没有。外形大致一样的小楼,是日本中产社会的主要特点。在1945年到1993年将近50年的时间,日本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让一亿日本人几乎同时过上了中产阶层的生活。

日本大概从未考虑过人口的减少问题,战后的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相辅相成,在人口增长停顿后,经济发展也就停滞了;人口不断减少后,已经成为某种习惯的经济增长,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实现,而且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就那么维持着。这些年日本人口开始从平衡变负增长了……

到了该来的时候,一点没有迟缓到来的便是房地产的“无价值化”。从日本每5年做的住宅及土地统计看,2013年的统计结果是总住宅数量为6063万户,空置房820万户。2018年住宅总量变化不大,但空置房数量已经跃居到了870万户,每年增加10万户左右。住宅方面的杂志在2016年对未来20年的估算是,空置房总量将增加到2000万户,换句话说,今后十几年三分之一的住房无人住,其中相当多的房子变成了无主房。

笔者2018年年底参加了一个中国中老年人的聚会,谈到日本的空置房,谈到房子白送都没有人要的时候,聚会气氛忽然变得热烈了起来。有人说,我们到日本去住那些空置房吧。“那些空置房,如果是高楼的话,每户住户需要负担三户或者四户的公共电费,水费也比其他地区高5到6倍。远离医院,病了等了很长时间急救车才能来,而且只能送到看牙或者看眼科的专科医院施救。这样的地方,大家愿意去吗?”聚会会场的热烈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日本,笔者去看过一栋二层小楼,其售价只需几万人民币,还勉强保有一些残值。知道只要换一换墙纸,把门口的草拔干净,就是一栋挺体面的小洋楼。但住这里的前提是人要年轻,会开车,保证不生病,能一年四季只吃几种青菜,几乎没有什么肉,鱼则有十几种供选择。能认可这些条件的人还真不多。

中老年的聚会,话题改为“坦白”各自名下的房产。说是中老年,大部分人岁数已经在60岁以上。他们年轻的时候,单位分过一套房子,后来有了点钱,就买了一套,十几年前觉得和父母一起住,一家三代,房子太小,便又买了一套。这是在北京生活过四十年左右的人,他们的某种常态。所有人都不会再活60年了,都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孩子和北京人结婚,情况大致相似的话,两个孩子五到六套房子,而孙辈充其量也就两个,下下代,也就是二十年后的中国,空置房估计和今天的日本差不多。而看人口变化的话,我们的减幅更大大超过日本,空置房也会更多。

人口消失后,房子自然就“无价值化”了,在日本如此,在中国也该一样。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851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中国这次不客气了!
下一篇:时寒冰:解决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