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湾区人将享有特权?中央在粤港澳大力“拆墙”,这个千年大计玄机何在。


2019年02月20日  浏览(10120)人
0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旺角黄局长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香港、澳门出台的规划汗牛充栋,但是涵盖三地发展的顶层设计,这还是第一次。


01

“拆墙”


今天,引领世界格局变动的无非是两股力量,科技和金融。


中国有一个排名全球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单个城市的金融调配实力,足以跟纽约、伦敦相抗衡。


但是在960平方公里的疆域上,却没有一个足以睥睨众生的国际科创中心。包括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其实都无法与美国硅谷相媲美。


制造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因此,在这份千年大计的规划纲要里,中央给与粤港澳大湾区最首要的定位,就是“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这里有着十分活跃的民营经济,有着高度完备的产业链条,有着品种繁多的金融工具。中美贸易战中遭遇美国人围剿的高科技公司华为、中兴,也都在这里。


但是,这个囊括7000万人口的大湾区,涉及到两种制度、三种关税区、三种货币区……有很多无形的墙,在阻碍着全要素的流动。这里边既有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也有顶层设计方面的龃龉。


举个例子。香港有4所大学全球100名之内,有几个科学家甚至有机会拿到诺贝尔奖,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超过广东省。香港创新实力很雄厚,而珠三角9市的生产能力又很强大,按理说,这是绝佳的搭配,是上天的恩赐。但是两者之间很难无缝接轨,转化成具体的成果。


香港媒体就报道,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有园区,其科研设备进入园区,首先就要征收一道关税,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顶尖的科研设备动辄以千万计,过关被薅一次羊毛,可不得了啊。


去年我在参加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时,还听到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抱怨说:


“香港在很多方面是世界领先的,比如说医学上,脑神经、心脏、肝脏移植这些高端技术。但香港缺临床的病人,因为很多的病香港根本就没有病人。国内有很大的市场,怎么样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两地的医学研究交流方面,衔接受阻。或许你都不知道,两地科研合作项目中,一份小小的血液生物样品,都需要经历万千光卡才能跨境运输吧。


所以,这两天重磅出台的规划纲要中,有很长的篇幅就是在讲两个字,“拆墙”。


研究为符合条件的珠三角九市人员赴港澳开展商务、科研、专业服务等提供更加便利的签注安排;统筹研究外国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便利通行政策和优化管理措施(人员流动自由化)


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资金流动自由化)


向港澳有序开放国家在广东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货物流动自由化)


推动内地对港澳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港澳资本或许将逐渐被视为内资)

……


美国硅谷之所以能够称霸宇宙,其实就是建立在美国是一个高度自由化的国家。要素流动的门槛极低,是孵化科技的条件。


现在,中央卷起袖子“拆墙”,让市场起到基础配置的作用,将会迸发出更大的协同效能。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追赶旧金山湾区的第一步,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千年大计的起始点。


02

一国两制的新阶段


这份规划的历史性意义在于,它的出台,意味着中国开启了“一国两制”的全新阶段。


上一个阶段的关键词,是“内地融入港澳”。


通过承接香港的制造业,珠三角9市跟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关系;人民币借助香港通道走向国际化;内地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在这个过程当中,收益最多的当属内地。广东彻底改变了过去一穷二白的局面,中国的南大门上,也崛起了深、广两座一线城市,莞、佛两个全球制造业基地。


想当初,港澳回归的时候,邓大人曾说过,保持原有制度五十年不变。一眨眼,20年过去了。珠三角的两岸,已经沧海桑田,风水轮流转。


今天的香港,被质疑为“环深城市”。澳门遇到产业瓶颈,内地一个反腐就打趴下去了。


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高层亲自谋划,开启了第二个阶段——“港澳融入内地”。


首要第一步,就是为港澳居民提供更为广阔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扩宽港澳居民在内地9市就业创业空间(港澳人士在内地就业,不用再办理许可了,经过有关部门点头了)


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一把手需要党员身份,作为副手还是大为可期的)


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香港澳门同胞也可以在内地当官了)


研究扩大澳门单牌机动车在内地行驶范围;研究制定香港单牌机动车进入内地行驶的政策措施(拿双牌车需要满足特定条件,世面上并不多,放开单牌机动车的行驶禁令,将方便港澳居民畅通无阻地进入内地)


鼓励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


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拓展“一试三证”范围(港澳人只要考一次,就能同时获得本土、内地、国际认证,方便港澳人员跨境便利执业)

……


这份长达2.5万字的规划纲要,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北上定居”,但字里行间的意思,已经跃然纸上了。这是很多人没有注意的地方。


历史上,香港错过了好几次转型的机遇,沦为一座房地产之城。董建华提出“八万五计划”无疾而终,刘德华呼吁香港填海造地遭到大围攻。香港的未来被房地产绑架,成为中国第一个阶层固化的城市。由于向上流动空间萎缩,年轻一代戾气满满,躁动不安。而澳门则地域狭小,养老问题、就业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让珠三角成为港澳真正意义上的后花园,中央可谓诚意满满。以澳门为例,规划纲要提出——


支持珠海和澳门在横琴合作建设集养老、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探索澳门医疗体系及社会保险直接适用并延伸覆盖至该项目。


这几乎相当于在珠海再造一个“澳门”。这片内地管辖的土地,直接移植了澳门的福利体系。那些跨境养老、行动不便的澳门老人家,不用返澳就能享受澳门免费医疗,免去了舟车劳顿之累,待在横琴,就能实现看病复诊。而且这里还是一条龙服务,居住、上学都包了,俨然一个小而全的生活社区。


为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都是为了“人心上的联通”,对于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着莫大的帮助。


人民日报今天的评论文章就很有意思: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澳门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的客观要求。


细细咀嚼,这句话大有内涵。


03

湾区人的“特权”


放全国来讲,粤港澳大湾区都算是非常独特的城市群。


从体系上,这里更类似“欧盟”,有多极化的特征,香港是金融中心,深圳是科创中心,广州是商贸中心,澳门是旅游休闲中心,佛山、东莞是世界工厂……


很多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讨论,集中在到底谁才是龙头。因为大家担心缺少一个核心引擎,不足以带领整个湾区。尤其是美国将中国视为新冷战对手的情况下,缺乏龙头似乎就是很要命的事情。


其实,这恰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机会。从长远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拆墙、融合的过程中,会慢慢模糊“边界”。


当所有人的潜意识里,对自己的定位都是“湾区人”,而不再是去刻意区分我是香港人,他是深圳人,你是澳门人的时候,湾区的“一体化”就算是真的成功了。


为此,“湾区人”应该要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特权。这样才能在珠三角的出海口上,形成你中有我,不分彼此的氛围,合成一个拳头出力。


第一,这里应该设立一个互联网特区。信息的自由流通,是湾区经济的标配。今年广东两会上,民盟广东省委会向大会提交的提案建议,探索在大湾区建立统一的互联网特区,建设与港澳直连互通的互联网环境。


这一点,有些像冲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海口、三亚正准备学习泰国曼谷,打造一个外国游客聚集区,在集聚区内,外国人可正常使用Facebook、Twitter、YouTube。


粤港澳大湾区要发力的,可是成为世界级的湾区,自然不能只“便宜”了外国人。这也是现代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应有的基础服务了吧。


第二,湾区人率先成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21世纪经济报道说,香港正与内地探讨在大湾区内先行先试跨境“理财通”的计划,以满足区内居民快速增长的跨境理财服务需求。


换句话说,生活在大湾区的内地居民,可以通过更广泛的渠道投资海外股票、债券、纸黄金等,完成投资后只能换回人民币现金,境内资金只在境内提取。


这还只是第一步。长期来看,允许湾区人投资海外金融资产应该空间更大一些,限制更少一些。这样,既能让这里的居民分享海外经济体的增长红利,也能为全国性资本账户开放打开一个突破口。


限于你懂的原因,有一些领域我就不展开想象了。核心还是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整体而言,纲要只是一份纲要,里边有一些详细的操作指南,也有很多模糊化的顶层设计,需要广东、香港和澳门进一步的探索开拓。


这里,会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博弈,地方-地方的博弈,中央-地方的博弈,哪一层都不轻松。最关键的棋子,可能要算是广东了。


这一片改革开放的热土,能不能继续发扬40年前不怕死、闯地雷阵的精神,直接决定了中国是否能拥有一个世界性的湾区。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805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最强城市群诞生!4个词看清40年财富大趋势!
下一篇:中国未来的两大机遇!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