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划时代的变革期到了!


2019年02月26日 

原创: 江桥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说了一句“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彼时中国股市进入第一波繁荣期。


最近,最高领导人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这可以说是标志着打造“金融强国”的最强音。


如果问一个澳大利亚人,他们的立国之本是什么,他们会说自己是羊背上的国家,同时也卖着铁矿石


如果问一个中东或者海湾国家的人,他们会说是地底下的石油


如果美国人,他们会说是美元,还有创新精神。


我们的国本是什么?多数焦虑的人群,会略带讽刺地自嘲:房地产兴国。


但从2019年开始,中国的国本会开始从房地产切换到金融。


01

改革开放进入加速期:

金融!金融!金融!


虽然直到最近券商银行暴涨,股民才深刻感受到金融股是多么地好,但这个新时代的序章其实早已经悄悄然开启了。


2018年的博鳌论坛,中国领导人宣布了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是金融业的开放。


前40年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来说是制造业的开放。


长期被冠以“世界工厂”名号的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来更多地是完成“资源+生产”型的对外开放。


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投放资本,在中国以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高等级的出钱,低等级的出产品、出劳动力。


老美仅仅需要把印钞机开一开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盘剥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美国长期繁荣主要得益于两点:


其一,二战之后美元占据霸主地位。随着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相继与美元挂钩。这使得美元在全球高度国际化。


它的货币信用极高,与黄金比肩。即使尼克松总统后来将美元与黄金脱钩,乃至欧元等货币地位的崛起,但是都没有颠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其二,美国有着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在这里,有相当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在此上市。美国股市并不单独为美国服务,而是贯通着全球资本。


基于这两点因素,使得美国在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当中,即使多次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印钞票,都有全球来为它担任货币蓄水池的功能。货币的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推动一个国家高度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这也是世界强国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两把利剑。


中国要迈向中高端制造业领域就得学习美国利用资本市场的开放来完成产业资本的转型升级。


也就是说中国得慢慢打造美国的这两把“利剑”:货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


这个征程有一条必经之路就是开放金融!



02

一个早就诚意满满的大礼,

美国却迟迟不接


理论上说:中国“股价极致性下跌+资本市场完全开放+产业投资完全开放(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外国资本可以大肆廉价收购中国资产”。


这对中国而言是开放金融的机遇,对于美国是一个捡便宜的大机会。


鉴于股市聚集着中国90%以上的优质产业资本,而且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所以中国产业资产及其定价权一旦被“注水美元”大量购入并控制,同时加入美国技术能力与这些产业资本结合的预期,美国债务泡沫和美元泡沫将会被相应填实,美元霸权很有可能因此而获得坚实的“第二支点”——实业资本直接控制权。


如果美元霸权的“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合成一体,那美国将实现从资源到消费品——全产业链控制,由此美元霸权将坚不可摧,永远无可替代。


让很多人一直比较诧异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美国对“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这个大礼于心不甘?


美国如果接洽了中国股市,意味着大批资金将会源源不断地供给给中国的上市公司。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市场走向国际化;中国的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虽然说美元的背后重新找到了背书货币信用的生产型资产,但不巧的是这些资产将大部分来自于中国,不像此前来自于全球。


而美国企业将因为美股市场的崩塌以及美国资金的流失而丧失源源不断地平稳性的资金支持,没有了伟大的资本将使得企业不再伟大。企业会开始变得有很强的“得失心”,对于短期的得失非常看重而缺乏沉下心来的“定力”。


我们很多人喜欢喷中国企业没有美国企业的定力和沉下心来的研发能力,其实这背后仍然是一个货币问题,中国没有形成伟大资本的环境就难以造就伟大的企业。这种伟大资本环境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彼时,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人民币高度国际化之后,世界将会逐步形成一个货币体系的双强格局。不过,那都是猴年马月的后话了。


美国手上届时有很多中国的企业股权,美国开始被贴上了“生产型国家”的标签,即使不是直接生产但也是间接生产。而中国央行调控利率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并且中国慢慢变成一个“消费型国家”。等于说中美互换了此前几十年来国际分工的角色。


大家觉得这样的结局是美国所想看到的吗?这确实从未来二十年左右的周期来看是个互利共赢的事情,但是从更为长远的时间点来看,这对美国不是真的大礼而是饮鸩止渴。


因为美国本质上仍然是换了个地方当“寄生虫”,虽然可以变相延缓美元这个最大的福利武器的使用寿命,但是寅吃卯粮会让美元地位不断削弱给美国走向衰落带来深远的巨变。


尽管说去年博鳌论坛上面中国就提出了要开放金融市场,放开外资持股的比例限制,但是美国一直不甘心只接受这个“大礼”。


后续虽然有些对峙行动,但是大洋彼岸已经熬不住了。



03

停止缩表,全球流动性正式转轨!


2月份的美联储会议宣布考虑停止缩表,背后主要原因就是美国股市受不了加息了。


美国全国人都通过401K养老金计划间接持有美股,一旦股市崩溃结束九牛牛市,而这些资金又找不到好的避险去处的话,美国经济将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去年下半年美股的几次调整已经让特朗普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警觉。


于是可以看到他三番五次地指责美联储加息。


这三年,全球经济体之所以或多或少地开始去杠杆,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带头收紧货币,大家没办法只能跟着紧。


美国只要开始转向了,全球也会跟着转向。


例如,刚刚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上,中国央行就已经把货币政策的措辞从稳健中性调整成了稳健。


原本美国印钞,全球生产的路子习以为常。但是2013-2015年之间全球经济走向虚拟化,一些赚快钱的野路子被玩火了,没多少国家愿意搞实体经济。


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学习华尔街那一套的时候,自然美国很难再从其他新兴经济体身上薅羊毛了。所以开始了加息周期,逼着大家干实体为美国这个消费大国服务。


随着加息后美元回流美国,很多国家遭遇去杠杆,钱很紧张,没钱之后企业想的自然不再是怎么击鼓传花玩那些资本骗局,而被迫开始潜心搞实业。


现在不少新兴经济体的国家开始脱虚向实了,倒是大批美元回流美国之后,美国也没有找到很好的制造业领域去安放这些钱。


全球其他国家被去杠杆折腾了几年,都很缺钱,这个时候美国想继续从这些国家身上剪羊毛的话,就可以顺势开始停止加息,并且慢慢走向量化宽松的路子。到时候大家干活,美国印钞这种老路数又可以发挥其效果了。


思之再三,美国最终的决定还是告知了一切:继续走老路。



04

合则两利:金融,中国新时代的“核心资源”


既然美国和中国都在短时间之内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那么就没有必要继续互相伤害了。


我认为恰恰在新时代的中国需要转型依靠股市化解房地产风险,而美国也恰恰需要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转移资本。


我曾经半开玩笑地说,什么时候中美双方觉得A股跌得差不多了,或许贸易争端就可以收尾了。


因为大家去看看,中美贸易的那点儿钱算什么啊?真正要紧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和美国的股市都不可能一直走牛下去,而且双方都遇到了一个尴尬的周期之中。


因为美股牛的背后不完全是美国的养老金资本和美国经济的复苏,还有很大程度是来自于美股之中大批跨国巨头公司对全球产业资本的控制。其他全球经济体都很烂的话,美国“剪羊毛”都没处下手。


而中国很想要但是却不太容易获取的两个东西就是货币的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最可以在现实中碰触的是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前者则相对困难。


因为在全球流动性紧缩期,资产价格跌到历史低位,只要局势稳定的国家敢开放金融市场,外资绝对不会手软,进来是迟早的事情。


美国资本在相对低位入住中国资本市场,中国通过外资为国内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持续现金流,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在不放水的情况下利用金融市场搞活实体经济。


金融,无疑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的核心资源。对于中美两方来讲,合则两利。



05

各取所需!中美之间仍有“互利共赢”的契合点!


第一阶段: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初级阶段内,伴随加息下的资本回流进一步强化美股的上涨,为美国401K计划下的居民争取更多的资本收益;


第二阶段: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后期阶段内,伴随A股的持续下跌以及美国资本对A股市场的逐步配置,为美国资本争取更为廉价的国际配置标的;


第三阶段:在中国逐步强化并形成国际化市场后,美国资本在A股分享中国经济改革转型大红利,为美国缓解股市内生动力不足的压力以及争取更多的海外配置收益。


在起初阶段来看,这是一个“修昔底德陷阱”,美股强大之下伴随A股的疲弱;


在后贸易摩擦期,这是一个资本转移配置期,美股逐步回落伴随A股逐步探底;


在A股国际化初现规模期,这是一个“互利共赢期”,中国创造出持续稳定的低息融资环境,为中国企业及居民找到新的经济发展之锚,完成经济转型升级;而美国持续在中国发展壮大过程中分享资本市场壮大的红利。这个收益要远远超过中美每年贸易来往的那点钱。


现在,我宣布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87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金特会后,东北亚振兴在望!
下一篇:中国强硬出手,此国立马崩盘,后悔为时已晚...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