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中道落败,而又不安使命的庭院大哥。作为福建省会,名头却一直被厦门压制,经济被泉州诟病。身在其位无其实,还常被世人拿来与山东济南、辽宁沈阳相较,比一比,到底谁才是中国最弱省会。然而追溯历史,我们却很难找到福州如此尴尬的一面。算上建城之前的人类活动,福州大概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汉高帝五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在今福州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从此有了福州。福州建城之后,地理位置优越,上达中原,下通琉球(今台湾),是贸易往来的枢纽,又三面环山易守难攻,为军事要塞。几千年来,福州一直扮演着福建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与科教中心的角色,地位无可撼动,可谓中国东南第一城。那么如此光耀的身世背景,为何落得这般境遇?我认为需要好好梳理一番。首先是福建面海,隔邻台湾,在1996年第三次两岸关系接近冰点后,其节点作用被削弱,「地缘」受到质疑。其次是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和长三角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引擎,而福建所处的地理位置无通上下,属于沿海经济断裂带。所以,从90年代开始,福建省的发展策略逐步开始偏移,把宝押在了“闽南金三角”上,把希望寄托给了厦门,计划把厦门打造成闽南地区的领头羊,然后带动泉州和漳州一起发力,进而发展成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引擎。在这个思路下,大量本该由省会独享的资源开始全数分流到厦门,包括把优先把厦门扶持为副省级城市,大力支持厦门特区建设、优先考虑厦门的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省会的福州自身的发展反而被牺牲了,带来的后果就是福州的硬件升级由于受到压制而更新缓慢,所谓的“福州作为省会,还不如厦门”这种局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造成的。作家陈希我,曾在《何谓边缘生活》中写道:“福州确实是落后的,走进这城市,你会惊讶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它的小。几条大路就把它撑满了。由于地盘小,道路窄,摩托车成了最适合的交通工具。倒是汽车无用武之地。一个准机动车城市,一个准现代化城市。准,是这个城市的基本特征。”这一熬就是十几年。不过如今,转机出现了……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6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