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陆台实现两岸通航后,于是首批台同胞踏上探亲之旅,他们当中的一部分首先踏足的大陆城市是上海。然而他们对上海这个大陆超一线城市的印象是:“晚上没有灯光。”而1988年时,大陆人对宝岛的印象则是遍地黄金、富得流油、时尚光鲜。曾经有一名福建商人对我说,在他小时候同村里经常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搭乘渔船偷偷进入对岸去给人刷盘子或者当保姆,一个月可赚三千元,简直令人咂舌。这笔钱,相当于1988年一个内地工人差不多十年的薪水。1988年时,大陆工人的钱不仅少,而且不经花。今天大陆超市里的可乐2元一听,在1988年时需要3.5元一听。很多一线工人一个月的薪水,只能买到十几听可乐。以至于许多台胞在计算过大陆工人的收入水平和当时的物价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大陆,只有不足三十万的权贵阶级才喝得起可乐。”相比起台岛,1988年的大陆人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也极度匮乏。那时候,在大陆许多普通老百姓家里都贴着来自台岛的明星海报,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邓丽君。当时许多媒体纷纷报道,庄奴花五分钟为其写的歌词《甜蜜蜜》一瞬间就火爆了大陆。台岛人美歌甜还有钱,这叫大陆同胞如何不羡慕?羡慕之余,也必然会探究一翻为什么人家会这么有钱。——然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始终在试图给大陆人传递这样一个答案……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1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