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玩一场需要超高技术的财政平衡术。一边要拿出真金白银让利于民,让全民信服政府“决不打白条”,一边要向自己动刀,挖到万亿级资金缺口的买单者。它的成败,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命运。昨天,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出席了中外媒体见面会。有人问起了财政可持续性的问题。因为不久前,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一个难度极高的改革动作——2019年中央要开启大减税时代,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而支出方面,财政支出计划和GDP增长同步,确保民生重点领域、三大攻坚战支出只增不减,并且赤字率只提高0.2个百分点到2.8%,确保不超过3%的国际警戒线。补这么大的窟窿,这天量的钱到底要从哪里来,凭空掉下来的?发债借来的?或者像以前一样,开动印钞机?李克强的回答可谓铿锵有力:我们的办法是,政府要过紧日子,不仅要压缩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而且增加特定的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进入国库,并把长期沉淀的资金收回。通过这些举措,我们筹集了1万亿元资金。我们还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挖潜,把自己的功课做足。1万亿!中央刀刃向内,试图割自己肉,挖出1万亿的潜能。就是这个数字,隐藏了被很多人忽视的信息——以人民的名义,向大户动手的时代到了……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03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