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哪一个词,能够最轻易地触及全民的敏感神经,那就是“阶层”了。阶层流动、阶层跃迁、阶层跌落,阶层固化,围绕着“阶层”的种种讨论,背后是人们为生存和子女教育展开的激烈竞争,也承载着全社会的悲欢和焦虑。在中国,阶层是否已经真正固化?这是所有人街谈巷议的话题。谈到阶层流动,1977年的冬天始终是绕不开的节点。这一年12月10日,因“文革”积压了十年之久的考生,走进全国各地的考场,高考制度的恢复,为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中国人实现阶层跃迁,提供了最重要的机遇。在恢复高考之初的七十年代末,挤过千军万马独木桥进入高等院校的那一批人,是共和国历史上的“天之骄子”。经过十多年的经过十多年的延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普遍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这让77级、78级刚刚毕业,就快速成为中国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时至今日,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掌握着这个国家权力和财富的命脉。上世纪八十年代,温暖的南方见证了以港商为代表的外资的最初登陆;江浙和广东的乡村则成为“希望的田野”,孕育了一批乡镇企业;最早的个体户,也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商业的力量,在华夏大地上悄然渗透。但总的来看……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