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科创板的定义,和雄安类似,是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浦东,虽然目前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却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因为这里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发动机。这么说会有人觉得很奇怪,说起科创板背后的资本市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去西方找经验。但是介于中西方的体制差别,资本主义往往习惯于通过一轮轮的经济危机来推动改革和进步,而中国历史上往往习惯于通过由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发展。因此,只有把科创板与中国的改革放到一起,大家才会寻觅到其中的巨大意义。在中国的历史上,自周公的封建制改革,商鞅的军功制变法,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改革,到80年代的联产承包制,到9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成功的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变法的过程中,打造了一个“新钱”阶层。反之,所有未能缔造“新钱”阶层的变法,毫无疑问通通都失败了。原因很简单,介于中国……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