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都是一个国企的职工,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国企因为引进了一条日本的生产线而风光一时,成为当时建材系统最耀眼的明星企业。90年代初,在一次饭桌上,母亲在与父亲交谈中忽然感慨:现在厂里的工人都变成贵族工人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贵族工人?这样一个新名词让我很惊讶:工人怎么会是贵族?母亲就给我解释。现在厂里的工人都懒得很了,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推给农民工(临时工)去干,工人上班就是动动嘴皮子——不是聚在一起吹牛聊天,就是指使农民工干活。所以,现在厂里有个新说法——正式工就是贵族工人。正式工变成“贵族”,农民工就是“奴隶”了。虽然这种比喻有点阶级划分的味道,但事实上当时国企里正式工与农民工的待遇与工作强度是有天壤之别的。正式工每月工资有几百元,各种福利一应俱全,上班也轻松;而临时工呢?不仅劳动强度大,福利基本为0,就算是工资也只有可怜的几十元。这些临时工都来自企业附近的农民,他们生活穷苦,即使是在厂里做工每月只有几十元收入,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个时代城乡差别之大是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我们这些厂里的小孩一般都不屑与附近的农民小孩玩的,偶尔在一起玩厂里的小孩也自觉高人一等。因为我们随便拿出2两厂里食堂的饭票都能指使这些农民小孩欢天喜地的去摸一大袋鱼虾来交换。21世纪之后,厂里越来越难以招到临时工了,附近的农民都陆续跑到沿海地区去打工,那里他们能赚到远比本地更高的工资。临时工的减少导致这个企业劳动效率的下降,叠加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厂里的效益每况愈下,最后终于在几年后倒闭。时代的大潮就是这样改变着人们的命运,因为中国加入WTO,外部需求增长,沿海地区拼命扩张产能,让内部的农民获得更多改变命运的就业机遇,与此同时,内陆的企业面对沿海地区企业强劲的竞争也迅速衰落。20年弹指一挥间,那些早期去沿海打工的农民很多都改变了命运,而那些原来厂里的“贵族工人”却逐渐沦落为城市贫民。假如,我们把这个国企当做一个标本,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0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