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柏林墙倒塌的那一年,东西两半球的命运轨道走到了十字路口。在这个时候,有三个男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华盛顿,65岁的老布什问鼎美国总统宝座。福山抛出“历史终结论”,在他看来,历史的发展已经到了尾声,西方模式即将迎来最后的“胜利”。后来馅饼果然掉在老布什头上,苏联在他的任期内宣告解体,长达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在上海,一位63岁的扬州人进京扛起历史进程。老大哥苏联每天都传来不愉快的消息,改革开放没有人提了。市场经济体制只好蛰伏起来,等待时间的出口。全球局势波诡云谲,唯独东京是一片歌舞升平。这一年的1月7日,56岁的明仁皇太子在东京即位,开始了他看得见尽头的一生。1989,是为平成元年。这三个男人将在未来数十年的时间里,见证各自国家的命运交错。日本历来有从中国古籍中选取年号的传统。“平成”二字取自司马迁《史记》中的“内平外成”和《尚书》中的“地平天成”,寓意美好和天地间和平。那个时候,东京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新干线,依靠这种四通八达的触角,东京不断扩大城市边界,将整个日本经济握在手里。那是全亚洲最风光的大都市。在东京面前,上海不过是一个僵化的工厂,闻名全国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上海牌羊毛衫。所谓冒险家乐园的神话,仅在外滩一带石头建筑的斑驳中才能依稀透出往日峥嵘。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大城市,住宅建设长期停滞,多少人一家三代,挤在一间破败的阁屋里,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厨房,人均居住面积只有区区6平方米。1989年的2月20日,《市场报》惊叹上海刚刚试点的商品房,“每平方米最高价已达2300元,令人咋舌。”而彼时,东京的房价是每平方米25万元人民币。尽管年轻人被高房价所压,生育率从1975年的2.0降到了1989年的1.57。但这些忧虑刚冒出头,就会被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狂热所击碎。广场协议签订之后……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3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