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百家时评文章>兴趣阅读
我在过去的文章里一直强调,做任何事情,掌握规则很重要,但都是蜻蜓点水地讲,没有系统展开,今天就把这方面的思考全写下来。首先,为什么规则很重要,或者说,规则是个什么东西?在我看来,规则是让你认知一个新体系的入门程序,是维系事物运转的底层框架和法则。比如,每个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包括你的游戏目的是什么(比如打败对手,或者获得XXX积分),你在游戏中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例如练级,经营,探索,出牌),你能获得什么样的正反馈(比如拿到更高等级的装备,吃掉对方所有棋子,或者进入下一个全新的关卡)。无论是战略游戏,对抗游戏甚至是休闲游戏,玩家必须在某个规则框架内行动,遵循一些既定条款,如此才能获得游戏的乐趣。所以作为新手玩家,进入游戏的第一步,一定是了解这个游戏的规则。怎么了解?有很多渠道。比如有人喜欢去网上搜攻略,有人喜欢自己实践行动,有人喜欢和朋友一起探索。但不管采取的行动是什么,目的都是一样的,先吃透规则。只有你吃透了规则,才有可能在规则上做文章。比如有人会找规则的漏洞去开发练级捷径,让自己快速升级。或者利用规则的BUG去刷钱。我还见过大神玩家,把游戏的整个底层源代码拿出来,重新开发一个山寨版出来玩的。有些行为虽然游走在灰色边缘地带,但能到这一点的前提,一定是把规则里三层外三层全吃透了,再根据自己的诉求进行利用。我们做任何事,何尝不是这个逻辑?之前我收到很多读者的提问,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遇到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但归根到底90%都能总结成一个问题:不了解规则。例如人情世故的规则。什么人想听什么话,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同样一个意思应该如何恰当地表达等等。再比如工作流程上的规则。什么事情应该自己做,什么事情应该求助于外界,什么时间点要提交什么产出物,出现什么情况代表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这些都需要我们勤加思考和摸索,就像拼图一样通过不断的实践甚至失败,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大纲。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吃透规则?我总结了3个步骤,下面一一解释……
2022-11-1511291
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位少年路过洪都(今南昌)。此时,洪都滕王阁重修落成,大领导阎都督在此大摆宴席庆祝。他筹划着在这次筵会上,让自己的女婿在众人面前露个脸,好为日后接自己的班做准备。酒过三巡后,阎都督便提议,今日美景盛事具备,大家何不在此为滕王阁做个序呢?早就看清其中门道的宾客们,自然是各种推辞,谁也不想扫了阎都督的兴。可这位刚路过的少年却是个愣头青,只见他从书童手里接过笔墨纸砚,徐徐铺开了纸张。这一举动,直接把阎都督气得拂袖而去。一个时辰之后,少年交上来的文章,却让他直呼:“此真天才,当垂不朽!”这篇令阎都督叹服的千古第一骈文,便是《滕王阁序》。这位惊才绝艳的才子,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正是王勃。可惜的是,王勃寿命不长,虽光芒璀璨,却如流星划过;而《滕王阁序》,才是真正悬挂在人们心头的皓月,千年来光辉不减。文中这六句经典的话,既是王勃对自己的勉励,也藏着对后人的寄语。当你读懂它,你也就明白了无常、孤独和命运。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译文:苍天高远,大地辽阔,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事物的兴衰成败皆是有定数的。感悟:《周易》有言:“世间万事万物,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这句话,读来玄妙,其实在生活中早有验证。比如,我们生命里的某些人,该走的时候怎么也留不住。生命里的某些东西,要失去的时候怎么也无法挽回。很多人为此沮丧、痛苦。但因缘聚散,成败得失,本就是自然法则。只有明白这一点的人,才能无惧兴衰变化,不会患得患失,从而过好每一个日常。俗话说,日月两盏灯,春秋一场梦。日月交替,四季变换,都有其自然的规律。而人生一切看似无常的东西,也都处处有序。有得到,便会有失去;有相聚,就免不了别离……我们只管做好眼前事,珍惜眼前人,坦然地等待……
2022-11-109353
中国有句老话,“月过中秋清辉减,人到中年万事休。”这句话很有道理,人在年轻时,应该以“加法”的原则来行事,多与这个精彩的世界碰撞。正如一个沙滩上的孩子,将各种各样的贝壳尽收囊中。但是,到了中年,人生的主旋律渐渐浮现,精力也承载不了太多的繁杂。这个阶段的你,需要用“减法”来度过余生,扔掉一些贝壳,只留下最喜欢的几个。在此,我想谈谈中年人要避免的5种事,希望对你有点启发。去年参加同学会,一开始,一切安好,觥筹交错,举杯高歌。酒席过半,突然一位女同学对我怒目而视,大声苛责我。我一脸懵逼,仔细听后才明白她在说啥。她说,我有一篇批判性的文章是在针对她,虽然文章里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和她的经历很接近,分明是在含沙射影。讲实话,我和那女同学并不熟,也不知道她从事什么工作。我写了有近百万字,有数不胜数的案例故事,任何一个职场人都可以对号入座,也不知道这“针对性”从何而来。那女同学却不管这些,仍然不依不饶地声讨我。最终不欢而散。事后,一位好心同学找到我,说这都是误会,想组一个饭局,把那女同学叫上,大家说开了,就没事了......但我却说:“不用了,这样就挺好。”对方错愕,问我什么意思?我回答:“太费劲了,这种关系就别维持了......”这么说,不是因为我不够大度,而是因为精力实在有限,浪费在那些费劲的关系上,实在没必要。就随她去吧......人到中年,余生不长。如果不是生存必需,不舒服的关系就别维持了。你要知道,信任你的人,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翻脸,也不会道听途说给你贴标签;而那些喜欢猜疑的人,即使你刻意迎合,处处小心,也难以避免踩雷,这种关系始终维持不了多久。所以,一切随缘吧,你来……
2022-10-319562
1929年10月,毛泽东身患恶性疟疾,身体十分虚弱,他被人抬着来到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修养。此时的毛泽东正值人生低谷,身体不适,前途渺茫,但他却不愿被现实所击败,看着楼下愈开愈烈的菊花,感慨万千的毛泽东挥笔写下《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正如毛泽东在诗词中所言:人生易老天难老。跟岁月的长河相比,百年时光何其渺小,那些平日里所见的磨难,不过是沧海一粟,又算得了什么呢?1933年9月,国民党军调集100万军队,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试图将红军一网打尽。但彼时敌强我弱,且红军领导权为“左”倾教导者所掌握,导致红军屡次失利,最终无力按照原计划突破。面对空前的困难,毛泽东站了出来,他迅速调整战略计划:撤离当前革命根据地,开始万里长征。这便是毛泽东,伟大的毛主席,任何的苦难在他看来,不过是沧海一粟,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珍惜当下奋力一搏。人生看起来漫长,实则……
2022-10-128590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朋友觉得日子越过越难。在网上,关于“日子好难”的各种倾诉、抱怨、吐槽越来越多,甚至“这届年轻人好难”都成了热议的话题。“难”,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的感觉。但是也有一些相反的声音,说现代人矫情。因为要说难的话,过去的日子比现在难多了。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哪怕是世纪初,每一代人都有比现在难得多的情况,哪能想象我们能过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呢?那么,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才有道理呢?我们今天的日子,到底是难还是不难?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衡量标准:第1种是从实际的生活指标来衡量,第2种是从个人的心理感受来衡量。从实际的生活指标来衡量,现在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是不难的。随着中国这些年来经济的发展,食物支出占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衣服等工业制品越来越便宜,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很少存在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情况了。同时,随着手机、电瓶车、家用电器等工业制品的价格相对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下降,很多曾经只能是少数有钱人才能享用的物品,也已经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即便我们买不起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哈雷机车、索尼液晶电视,但是在拼多多上买一个便宜的国产牌子的手机、电瓶车、电视,基本上还是能买得起的。今天我们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行的、住的、玩的,哪一方面都比以前强多了。从实际生活指标这一角度来讲的话,要说现在有多难,确实是很难说得通。但是从个人心理感受来衡量的话,现在确实又有很多难的地方。这不仅仅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社会集体情绪,也是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面临的压力。具体难在哪里呢?第一是难在不确定感。大多数觉得现在日子难的人,并不是说现在缺衣少食,而是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以往的社会……
2022-10-098869
本站旨在为会员用户提供精选优质文章阅读服务,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文章均已获得转载授权,未联系到作者的文章也都有注明原创作者或来源信息。部分文章及图片因网络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出示著作权属证明,我们会标注来源信息或者删除。如有其它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号:shiping001或联系QQ:1399558609。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