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百家时评文章>社评观点
2022年4月26日下午,经人介绍,我在四川成都见到陈教授(化名)。陈教授50岁左右年纪,穿着一身十分朴实的衬衣西裤,微胖、圆脸,胡子也没刮干净,头发乱蓬蓬的不做打理,好像有些日子没洗过一样油光发亮,中间夹杂着些许白发,看起来像街市上一个平平无奇的油腻中年男人。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去见他,刚落地,走了几步,老远就见到他乐呵呵地在远处向我招手。介绍的人说,陈教授在中国军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关于中国军工的历史,你可以问他。我们去他办公室坐下,我先向他请教了绵阳和攀枝花的工业问题,陈教授刚说了几句,楼下保安从门外探出头来,说现在疫情期间,外人不能进来,将我们赶了出去。我们便在附近找了家茶楼坐下重新聊,那地方号称茶楼,实质上是个麻将馆,墙上的泥漆都已经剥落残缺,大厅摆了十几张脏兮兮的麻将桌,七八个头发半秃的中老年人,正聚在一处,将手里的麻将狠狠拍在桌上。我去前台点了几杯茶,四十多岁的老板娘坐在堆满杂物的柜台前,说素茶5元一杯,我掏出二维码要付钱,老板娘见我付账异常爽快,眼珠子一转,赶紧补充说花茶10元一杯,我说行,那就上花茶。等上茶时,我站定向外看,见到成都平原4月里极好的天气,阳光明媚,茶楼外是一片嘈杂温切的市井喧哗,茶楼内只听得有人一边大声争吵,一边将麻将持续拍得啪啪响。四川总给我一种说不出来的祥和静谧感。几个人坐定后,我们开始详细聊起四川各城市的工业发展史,下午的阳光顺着屋檐一点点切进阴凉处,逼得我们一边说话,一边挪动藤椅躲避阳光。一说起专业知识,陈教授突然间双目放光,瞬间从一个普通市井油腻中年男变身为鸿学大儒,他在这方面有着几十年的研究,学问深不可测,特别是成都绵阳德阳的军工发展史,讲得明明白白,我一边听他说话,一边疯狂地在小本本上做笔记。说起成都军工的来历,陈教授说一五计划是成都工业的起点,在这之前,民国时的成都只有一些简单的纺织、化工、制革、印刷、造纸、食品、烟草、机械工业,是一座半农业城市,是苏联156个项目中的部分落户成都,才使成都有了自己真正的大工业根基。这156个项目里头,含国防工业44项、冶金工业20项、能源工业52项、机械工业24项、化学工业和轻工业10项,其中成都拿到了四川无线电厂(就是后面的长虹)、成都电机厂、773厂等一批大型项目。“当时苏联对我们真是好得没话说,但是,”陈教授突然说了一句,我以前闻所未闻的话,“苏联还是对我们防了一手的。”“防了哪一手?”我问……
2022-05-023001
小时候读水浒传的时候,有个事儿一直没理解,柴进和宋江两位大官人,同样是仗义疏财,同样是庇护豪杰,柴进的“发钱”和“免罪”力度远比宋江多,但是人心却都在宋江那里。武松被柴进好吃好喝养了一年,没念一点的好,反而一肚子埋怨,几天就被宋江拐走,甘心供哥哥驱使,李逵也就跟宋江吃了两次酒,就生死紧随哥哥的脚步。甚至无论是晁盖时代还是柴进上梁山,各路英雄豪杰们上山都是慕宋江之名,而非晁盖和名气更大的柴进。后来,社会经验逐渐增长之后,才解开了当年的心中迷惑。因为柴进和宋江的对人事的预期管理能力有着天壤之别。柴进把自己的形象包装成前朝皇室,英雄豪杰都以为他富可敌国,手握不死金牌呼风唤雨;而宋江对外的身份是郓城押司,英雄豪杰都以为他一年收入也就十几两,能力也就局限在郓城这么一个小县。因此,同样都是给武松给李逵掏十两银子,英雄豪杰们会认为柴进是施舍和抠门,认为宋江是在掏心窝子能给都给。同样是庇护罪犯,英雄豪杰们会认为这对柴进是举手之劳,而会认为宋江是冒砍头风险来帮忙,会心心念念一辈子。但实际上……
2022-05-021691
3月,上海疫情爆发,一片哗然。面对愈来愈严重的疫情,有人请求封城1-2周。3月15日,官方回复:上海没有封城,现在也不必封城。我也看到网上有人建议,咱们就下定决心封上3、5天,封上一周不行吗?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上海我们这个城市承载了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我们这个城市还承载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上海对全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确实不可或缺。甚至在几年前,人们还在讨论“上海养活了全国”。一直以来,都有“东北养活了全国”“广东养活了全国”“南方养活了全国”等等声音。其实都是区域经济格局失衡下的心理失衡。究竟,谁在养活全国?无口粮,一日不可活。我们从最基本的粮食说起。从粮食总产量看,31个省市中,10个省份的粮食总产量超过3000万吨。其中,黑龙江以接近8000万吨高居第一。三大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大豆,产量都是全国首位。一个省份的粮食产量,就占了全国11%。注意!这已经是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11年拿到全国第一。尽管黑龙江GDP只有1.49万亿,排在全国25位,经济实力远比不上北上深、苏州、成都、杭州等城市。但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基地,守护粮食安全的重任,黑龙江远比北上广深重要得多。河南、山东的粮食产量超过5000万吨,排在第二、三位。前三个北方省份,粮食产量已经占到了全国近30%。而前十名的产粮大省中,有7个都来自北方: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内蒙古、河北、辽宁这与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平原,最适宜粮食播种。而中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就分布在北方7省、湖北湖南江苏等地区。北方产粮占比大,情理之中。而这7个北方省份的粮食产量,占了全国50%。说7个北方产粮大省养活了半个中国,不过分吧?地方上能养活自己,关键在于财政收入的……
2022-05-014271
前一段时间不是很多人喊着说要躺平和病毒共存吗?说美国和病毒共存了怎么怎么好。2021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好的不得了,增速很高,四季度美国的GDP年化环比增长高达6.9%,创下1984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最高记录,如此亮眼的经济增速弄的美国都开始有勇气喊加息了。确实,这么高的经济增速还不加息去遏制通胀,委实是说不过去。躺平后的美国,经济增速如此亮眼,为什么我们不躺平?因为即便抛开人命关天这一点不谈,美国的经济增速也没有那么好。2022年一季度美国的GDP增速数据出来了,环比增长负1.4%,大幅低于预估的正1.1%,更远远弱于上季度的正6.9%。如此拉胯的经济增速是在美国和病毒共存的状态下实现的,而且和美联储加息无关,因为今年一季度的时候美国并没有加息。至于为什么会这么低,这不重要,因为美国经济专家之前的预期是正1.1%,自己都没搞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负的1.4%。虽然预期已经很低,但没想到现实更低。很多精神美国人出来洗地,说美国这个是年化环比增速,如果按中国惯用的同比增速,美国今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有4.3%,并不低。然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建议你先百度下环比和同比的区别。经济名词解释很难,但我也必须先解释这个。中国确实习惯用同比,但这只是个习惯,同比增速高是好事,但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比如说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同比增速高达18.3%,高得离谱。至于为什么这么高,那是因为2020年一季度中国在歼灭新冠病毒,经济损失很大,所以2021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拿来和2020年一季度做对比后自然显得经济增速很高。但你并不能因为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高达18.3%就得出这季度中国经济爆炸好的结论。美国那边喜欢用环比年化增速,简单的说就是把这季度经济和上季度进行对比,得出一个年化增速,然后假定这个增速可以持续一年,进而算出一个环比年化增速。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可以迅速通过……
2022-05-013029
赶在4月的最后一天,上海终于“首次实现社会面清零”,新感染的患者均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或从隔离管控中发现。稍早一点,本轮疫情冲击的另一个重镇,吉林省也在昨夜宣布高风险区清零,成为了国内首个“高位流行后社会面清零的城市”。随着两个疫情重镇一起宣布社会面清零,经济生产工作开始逐步恢复,接下来,中央将正式批量出台针对疫情的纾困政策,救助被疫情冲击的行业以恢复经济。毕竟,这一轮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远远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一季度的各省GDP,三大经济引擎上海广东江苏(3.1%,3.3%,4.6%)全部遭受重创,三大东部工业基地辽宁天津吉林(2.7%,0.1%,-7.9%)集体趴窝。全国4月的制造业PMI降至47.4%,综合PMI产出降至42.7%。考虑到上海疫情的零星反复,经济影响的滞后效果,以及政策逐级落地需要时间,在不考虑其他重镇爆发疫情的前提下,实体经济可能在七月才会真正反弹。这意味着接下来,继一季度的换挡,我们又将迎来一次新的换挡,需要在储备政策注入实体之前,给予市场与资本足够的信心来过渡。而这也是上海为什么必须要在四月“完成任务”的原因之一。5月,美国就开启缩表与大幅的加息,吸收全球的美元资本回流。全球包括美国自己,都将遭遇吸星大法,我们的邻居日本也选择了与邻为壑,主动降低日元汇率,拉着亚洲兄弟们囚徒博弈。此刻的我们正处于一个……
2022-05-014082
在和平年代,想拿到解放军的一等功勋章简直是太难了。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才能荣获部队的一等功?官方给出的评功细则上的原话很模糊,说是“功勋卓著,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人,可以获得一等功。基层的战士们给出了更简单易懂的解释。一等功,拿命换;二等功,有伤残;三等功,流大汗。另外一种解释可能更通俗易懂,那就是: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简单的说,你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去做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才可能会被授予一等功。因为是九死一生,所以绝大部分人,只能在死后被追授。活着的一等功,太罕见了。但2020年12月8日,我却见到了一位活着的一等功。9月上旬,中国空军飞行员王建东驾驶战机执行飞行命令。刚刚起飞到仅272.7米的高度时,战斗机就遭遇了飞鸟撞击,且恰好击中了引擎的脆弱部位,造成了发动机故障,直接熄火。飞机即将坠毁,但王建东此时刚刚抵达居民区附近。左下方是成片的村庄,前方是城市上空,到处都是普通的中国群众。此时的系统在不断的报警,而地面控制中心反复要求驾驶员立刻跳伞。此时离飞机坠毁爆炸只剩40秒时间。在这生死抉择的40秒里……
2022-05-014397
美国第一季度GDP的数据公布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一个数字是下降1.4%。还有的文章还会在后面补一句话,预期增长1.1%。本来下降1.4%就不是一个太好看的数字,后面再补一句预期增长1.1%,也就是比预期要少得多,这样一来,人们的感觉是美国经济特别不行。然而,如果你多看几篇报道,你就会发现另外一个数字,那就是说美国第1季度GDP增长了4.3%。中国经济增速历来在全世界是领先的,中国第一季度GDP也只增长了4.8%,美国这一次增长了4.3%,这个数值是比较高的。这样一来,人们的感觉就是美国经济还行。这样一说,朋友们可能就糊涂了,美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到底是行还是不行呢?给个明白话嘛。在给出明白话之前,请原谅我还要继续把朋友们搞得更糊涂一点,那就是上面两个数字都是对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有点懵啊?是的,这是目前在经济领域报道美国经济数据里面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虽然普通大众一般不怎么关注这些数字,但是我们知道炒股、炒外汇、炒国债的人往往都很关注。我曾经开玩笑地说这些人基本都是半个经济学家。对于这样的数字,要么是比较明白一点的人,知道是咋回事儿。要么是根本就不关心这些数字,也不存在懵不懵的问题。最难受的就是,半个经济学家这个层次的人。但是这个层次的人很多啊,他们是中国股市、债市、外汇市场的中流砥柱啊,这些数字影响他们的判断啊,从而影响中国股市、汇率的走势。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儿,应该搞细致,搞清楚,搞明白一点才好。问题出在哪里呢?……
2022-05-012545
最近几天的形势显示,无论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都十分严峻,风险加大、压力陡增。4月18日,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中,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7.0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这个数字低于国家确定的5.5%年度增长目标。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3月份以来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影响持续,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有所放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所增加,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部分人群就业难度增加,特别是本就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一些接触性行业,进一步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4.8%增长率这个数据背后,是工业增长放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失业率上升,就业难度增加。最近一周,汇率市场波动加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3.8%的大幅下跌,从6.37跌到了6.69(今天回到6.60附近),不仅跌幅大,而且跌势猛。A股市场也出现大幅下跌,连续跌破3000点和2900点等重要关口,国外投资者资金出逃明显。另外上海疫情长期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并且疫情向全国外溢,北京、广州等地都出现了疫情,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此同时,随着美国、英国、欧盟对乌克兰军事援助力度加大,俄乌冲突长期化趋势明显,为迫使中国谴责俄罗斯并加入对俄制裁行列,美国及西方国家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攻击和围剿中国态势明显,给中国的国际环境带来了巨大风险和严峻挑战。正是在以上背景下……
2022-05-013552
近些年,越南经济的高速发展颇受全球关注,由于发展模式和中国很像,且承接了很大一部分产业链,被称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这几天,由于退出英国投资的香港首富李嘉诚转战越南,再次把这个网红国家送上了热搜。越南经济会否赶超中国,以及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成为热门话题。越南和中国一样,同属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越南经济改革对中国是亦步亦趋,如果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那么,越南是摸着我们的大腿过河。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数年之后,越南也开始了“革新开放”,而且改革的进程和路径和中国很像,越南几乎是“复制”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模式。这些年,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越南由于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吸引外资大量流入和国际企业投资设厂,成为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重构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越南在很多方面与中国有不同之处,比如激进的私有化改革、大尺度放开外资准入、政治体制方面开始“西化”等,其实为越南经济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那么,越南值得我们警惕吗?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我们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中国经济的内循环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构建能否开启中国经济腾飞的下一个十年?
2022-04-303687
1)过去一个月,我每天睁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上海的疫情数据。我两周前曾经预测,1-2周内,上海疫情将迎来拐点。上周,我又预测,1-2周内,上海疫情将迎来“社会面清零”。目前看,这些预测基本应验,且实现的时间会有所提前。上海疫情的拐点已经明确出现:第一,看疫情相关数据,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下降趋势明显;第二,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所有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在隔离管控中发现的,没有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下面这张图是上海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的趋势图,拐点的出现非常明显。2)一个多月以来,上海这座城市经历了很多。我虽然不在上海,但作为一个前媒体人,我可以想见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上海和上海民众经历了什么。“封城”,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对于上海这座有着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封城”之后,民众生活、就医,企业复工、复产,必然面临着数不清的困难。当上海疫情的拐点明确出现时,还是想向“明叔杂谈”的上海读者表示问候,“你们真的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每一个参与上海这场奥密克戎遭遇战的人,他们包括无数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公务员,还有数不清我们一辈子都不知道他们名字,但是却在疫情当中每日保护上海核心城市功能运转的人,还有全国各地以实际行动关心和支持上海抗疫的人们,“你们辛苦了!”2022年的这个春天,上海遭遇“大难”,其间波折无数,但最终依然挺了过来。此时此刻,每个人都清楚,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是疫情。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改进后继续前行。真正的“坏分子”,无论是腐败分子,还是那些在网上挑动对立、制造割裂的人,都是少数。“倒春寒”终将过去,期待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3)上海在此轮疫情之前,作为中国抗疫的“模范生”,此次不得不……
2022-04-303518
本站旨在为会员用户提供精选优质文章阅读服务,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文章均已获得转载授权,未联系到作者的文章也都有注明原创作者或来源信息。部分文章及图片因网络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出示著作权属证明,我们会标注来源信息或者删除。如有其它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号:shiping001或联系QQ:2239545405。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