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百家时评文章>社评观点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多说无益,后续怎么应对才是关键。今天重点说说经济上,怎样搞穷台。2021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超过1100亿美元,但总对外贸易只有600亿美元出头,也就是说,台湾的贸易结构拿掉大陆,就是逆差。贸易逆差对美国这种能印钞的经济体一时半会问题不大,但对台湾足够致命,由于找不到2021年大陆和台湾的具体贸易结构,只能用2019年上半年的。从图中可以看出,机电产品是绝对的大头,其中芯片又是大头中的大头,大陆芯片产能依然是不足的,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毕竟机电产品不全是芯片,还有诸如显示面板这一类,这些完全可以动一动。台湾的显示屏企业主要是友达和群创,而京东方和华星的实力不仅不亚于他们,还有一定的优势,京东方已经连续几年在市场份额上第一了。说到友达和群创,就不得不提一件事,09年时,大陆搞家电下乡,需要更多的面板,就找到他们两个,希望能稳定供货,结果,友达和群创前脚和我们签合同,后脚却故意把货卖给了三星。三星其实压根不需要他们的面板,三星自己也生产面板,买他们的纯粹是为了减少市场上的供应量,让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从而涨价。后来,显示面板果然价格大涨,当时面板占……
2022-08-061455
最近出了不少的事情,挺让人恼火的。有些事情其实不是单纯的进或退的问题,甚至从长远看,可能是变化的发端。但放在当时,又确实是让人不舒服。但这种不舒服,不完全是失意,其实也反应了中国和中国人普遍对后现代世界乃至后现代化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广泛发生我们内外部。就比如昨天天是七夕,其实传统七夕和西方情人节真不是一回事。传统的中式七夕从爱发展到巧,甚至这个乞巧这个原本女性的风俗,也逐渐变得男女童不限,变成乞求聪慧,盼孩子成材,关注的核心还是家庭生活。但在西方主导的世界里,它必然要发展成西方情人节。而情人节的核心是欲,是激情,这种激情和家庭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它是基于成人个体的。中国人的关注重点,其实是有个好家庭,并有好的继承人传承下去。而西方人关注的,则是寻求异性,个体的满足快乐这个焦点。按说在现代社会,这也不是问题,反正是物欲横流嘛。然而,这确实和我们传统的家庭文化,男女关系和社会道德是有所冲突。久而久之,西学东渐,加速了现代化导致的旧社会结构和依附于旧结构的旧道德传统的解体。这种新旧冲突,必然要造成社会问题。怎么解释这种情形呢?说到底,西方主导了现代化的发生,乃至一手促成了当代世界的形成,一直到今天这个后现代的残局。这就使现代化不能单纯理解为进步,它就是含有西化的成分在其中。尤其是后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变革,这是基于西方社会环境产生的。我们可没法适应环保圣女和LGBT来主导我们的社会。但深度现代化的社会精英阶级和和还没有完全脱离前现代的社会中下层,如果不能共享一套道德体系,文化体系,那俨然如一国之中搞上下,东西的对立,这是……
2022-08-061221
8月4日台海军演最重要的环节,是导弹首次穿越台岛。对民众而言,外围的军演专业性再强,也不如导弹飞跃的心理影响更大。尽管,在多年以前,已经具备这个军事实力,但现实与可能,显然天壤之别。最有意思的是,绿营一开始否认导弹穿越,直到日本防卫省公开确认,才不得不承认。但在有多少枚导弹发射这个问题上,岛内竟然出现争议。蓝营质疑为何导弹穿越不拉警报?绿营“专家“回应有三:1、爱国者太贵;2、导弹飞得太高;3、“预判”不会掉落。但问题是,连几枚导弹发射都数不清楚,如何对自己的“预判”那么自信?岛内党争当然更加直接,蓝营质问,既然没有防空,为何还有防空投入?这就是导弹飞跃的意义所在。多年以来,台湾各方政客,要么认定大陆没有能力武力对台,要么认定大陆忌惮外部干涉不敢武力对台。在这两个“预判”之下,绿营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让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从支持“隐性台独”,逐渐转为公开支持台独。多年以来,把台岛当棋子的海外政客,尽管每每以台海安全、反中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但有多少真的相信导弹能够穿越台岛?在中美之争的大背景下……
2022-08-051420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全盘抄的中国,但有两样日本没有照搬中国,一个是太监,一个是科举。科举是一个非常好的保证大国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的措施。科举给了普通人一个上升通道,一直可以上升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中国古代,除了商人的子女和犯人的子女不能参加科举,其他好像都行,哪怕是一个要饭的也可以参加。想位高权重不?想锦衣玉食不?想摆脱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国家满足你,认真学习参加考试,金榜题名就能当官。范仲淹就是个例子,其最高官位做到了参知政事,在宋朝这个职位就是副宰相,实际上就是帮助皇帝集权,剥离宰相权力的一个职位,但范仲淹在金榜题名前可是穷得还不如要饭的。范仲淹读书的时候穷得叮当响,煮一碗稀粥冬天放室外给冻成坨,然后中间划个十字分成四块,早餐两块,晚餐两块,就着切成细末的咸菜,所以就有了一个成语叫作划粥割齑。科举其实是一举多得的手段。第一,筛选天下的聪明人,读书好的肯定不是笨蛋,这些人如果不给他们出路,他们就会想到造反,事实上,帮助底层人翻身当皇帝的旁边都有读书人。第二,把这些人都赶去念书,念的书是国家考试时候的题材书,国家可以控制这些聪明人读什么书,进而控制他们怎么去思考,四书五经从小读到大,自然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个极好的洗脑过程。第三,国家确实也能从全国那么多人里找到合适上岗的官员,可以不用任人唯亲,这一项打破了贵族制度。那日本为什么不科举呢?……
2022-08-051419
我的前两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如下几点:佩洛西很大可能会访台。如果她访台如何应对?一定要采取军事行动。但具体军事行动是什么肯定是高度的军事秘密,我们只能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分析。如果采取直接军事行动(不止是军演,而是直接打击),我特别批评了采用击落其专机的方式。如果要真打的话,不能是小打,必须要大打。如果大打,就必须要打到本周末统一台湾的程度。只要真打,必须要考虑战争扩大化的问题。之前一直看我文章的人就会明白,我对处理台湾问题的一贯思路,尤其军事战略并不是上述这些观点,参见本文后面的参考阅读清单。我的一贯思路简单总结就是“隔而不围、围而不打、围点打援”三步战略。但实际情况发展并不是完全受我们控制的,任何提前的战略计划也可能需要因应形势的改变而调整。此次完全是佩洛西刻意地挑起的,已经有些极端的越过红线的事态,超出我们的意料,这就出现如何应对意外突发事件的问题。有很多人认为她不会访台,但我在文章中是特别倾向于判断佩洛西会访台的,我不想说就“预测准”了,因为我还是强调我并不去进行预测,只是说我们必须准备好如果她真来了该如何应对,她来的理由很充分,而其国内新的反对理由很可能不足以劝阻她的行程。的确有国内媒体,甚至一些具有官方性质的媒体明确主张击落佩洛西的专机,这让我极为担忧。我相信中国决策者拥有足够的智慧,但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不能排除一些偶然的决策干扰导致错误的选择。我不能说中国一定要如何应对,正确应对方法也可能是有多个的,只是投入产出、净利润等大小可能有所不同。大打而马上统一,或如现在这样暂时不真打这两种决策选项可能都算是正确的,至少不能说有大错。但有些方法却可能是非常错误的,必须避免。这个时候该说什么?如果我说不该打,各方都不会喜欢,尤其是如果中国政府最后真选择了打怎么办?此时大喊大叫说不该打就成关键时刻给自己制造混乱了。所以,这个时候我只能说,如果真的直接打的话,应该如何打。如果真打,我会把如何打的方式会带来哪样的具体后果是什么说清楚。我用“本周末,准备庆祝祖国统一吧!”这样特别清晰明了的标题来提醒:如果真打,那就想清楚了,就得是这个结果。作为任何科学的分析,是需要将各种利弊都谈清楚,但这个时候直接地大谈打的弊端是什么合适吗?很可能不合适,很多人也接受不了,那不是在关键时候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所以,我在“如果佩洛西真的访台,我们军事准备的选择有哪些?”一文里分析了战争可能扩大的问题,并且具体分析
2022-08-052056
解放军“围岛”军事演训行动在4日中午12时正式拉开帷幕,晚上《新闻联播》报道了“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实战化联合演训”新闻:《东部战区闻令而动,联合反制美台挑衅》台湾方面4日几乎所有直播节目都是与此有关的消息、评论、解读,一些名嘴白天要跑三台节目,还不算晚上,但信息非常混乱。我们还是要以官媒和解放军公布的信息为准。绿营媒体在忙着统计台湾的防空洞,说仅仅是台中市防空设施就可以容纳930万人,还发现了许多神奇的防空洞,寺庙下面、小杂货店下面、山林里面……很安全,没在怕啦。但绿营不说到了断气、断油、断电时,躲在防空洞有什么意义,以为是在宾馆开房吗?它们最初说有2枚东风导弹落入了台岛东北侧,后来说是6枚,再后来说是11枚(东南北三个区域)。我军信息是:8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火箭军部队,对台岛东部外海预定海域,实施多区域、多型号常导火力突击,导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检验了精确打击和区域拒止能力。“区域拒止”是指什么?就是让美国海军不敢进入我国台湾海域附近,让“台独”死了美援这条心。尽管有导弹落点示意图,但台湾省防务部门不承认台岛上空被穿越,但也不解释导弹怎么会落到台岛东部海域。台媒称“从大气层上面飞下来,不算穿越本岛。”之前高喊“誓死保护台湾”的政客们,扬言要拿扫帚拼命的苏贞昌,全部在装死。蔡英文脸书停在与佩洛西会面,一直没有更新,因为她不知道怎么回应。台湾防务部门就在那摆烂,吹上天的“雄三”飞弹、“天弓”飞弹,“爱国者”飞弹,仿佛一下子都成空气了。台中市上午人心惶惶……
2022-08-052100
诚如作者早前所言,中国擅长在危机中拱卒、擅长后发制人,在历次对阵中,讲道理中国从来没输过,论占便宜也从来没吃亏过。在处理佩洛西窜台事件时,虽然少了些“爽”、“解气”般的快意恩仇,但一如在钓鱼岛、黄岩岛、香港灭虫等事件中的表现,中国这次的收益依然不小。且不论“贸易惩罚”等战术动作,只说一件事,正在进行的“环台大演习”,它有如下效果:1,直接围住了台湾;2,锁台;海面,直接面对台湾六大贸易港口,断其贸易航线;台湾天然气只够用10天,这才封锁它3天,就开始担心。3,压缩台湾战略空间与战略缓冲;如果上面还只是警告意味,这一点就是中国大陆在本次事件中实实在在的收益。本次“环台大演习”,导弹有可能飞越台湾上空,有五个演习区域弹着点划设越过了所谓的“海峡中线”,有几个演习区突破了台湾12海里“海空域”,甚至可能进入其10海里范围;这表示中国大陆借本次事件不但将“台海中线”完全抹掉了,还抹掉了台湾所谓的“12海里海空域”,甚至还干进了其10海里范围,这意味着从此后所谓的“台海中线”、“台湾领海领空”将不复存在。也意味着大陆借本次事件进一步压缩了台湾的战略空间、压缩了它的战略缓冲。如同昔日中国借日本对钓鱼岛“国有化”进而掌控了钓鱼岛、也如同借菲律宾在黄岩岛作妖进而实际控制了黄岩岛一样,中国这次又有一大笔收益进账。对于台湾,完全是赔本赚吆喝……
2022-08-052128
摆在蔡英文面前的路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选择一个方向。从迄今为止蔡英文及其民进党的所作所为看,她是毒派代表,试图搞分离;但是鉴于大陆的综合实力,又不敢说出来。蔡英文的政策底,就是试探性突破大陆对台湾的底线。大陆对台湾的战略底线一直很明确:和统与梧桐。正常情况下,按一国两制的方案,搞和统;详情参考这些年大陆对台湾所做的努力。极端情况下,搞梧桐。所谓极端情况大致有两种:情况一:中美彻底翻脸。台海问题的本质是中美博弈。如果中美彻底闹掰,全球基本面破坏,大陆无法继续和平发展时,那无论从任何角度都要迅速拿下台湾。这个层面其实和蔡英文没关系,但蔡英文也很懂得在这个问题上刷存在感。2018年,中美贸易战比较激烈的时候,蔡英文曾说“不要小看两千三百万人,台湾也是棋手,会顺势操作”。这话听起来犹如印度阿三附体。情况二:毒派突破底线。所以民进党这些年,之前的李登辉和陈水扁,都很聪明地不碰这根线,因为他们明白突破底线要付出的代价。但是蔡英文比他们更激进。那么蔡英文会不会突破?她的第一个任期没突破底线,但一直在往底线试探。在政治上,推行“去中国化”、培养“天然独”,不承认九二共识。在经济上,推行“新南向政策”,呼吁大陆台商台资撤回台湾。在两岸交流上设置障碍,但是能从大陆拿好处时绝不含糊。可以说台湾毒派大佬中,蔡英文是坚韧的一位,顽强地蚕食两岸底线。所有这些在2019年元旦的新年讲话中达到高峰,她对大陆提出了所谓“四个必须”:必须遵守台湾存在的事实;必须遵守2300万台湾人民对自由民主的坚持;必须以和平对等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必须以大陆和台湾所授权的公权力机构坐下来谈。这几个“必须”,分开看,其实大陆早都做了。大陆什么时候不尊重台湾存在的事实了?从没有过。大陆一国两制,就是要保证港澳台自由度。至于平等?确实有些不平等。因为大陆这些年持续对台湾让利,其实是把台湾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一直扮演着“恋爱中付出的一方”。但是把这几个“必须”合起来看,就变味了,这是在推动实质上的独。而且蔡英文精于甩锅大法,可以把台湾所有不利因素统统甩锅给大陆。当今政坛,论甩锅技术这一项,唯有印度人可以比肩蔡英文。某种意义上来说,蔡英文的政策底线,就是……
2022-08-051363
最近,关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是否访问台湾的事情,在海内外舆论场备受关注和热议。毫无疑问,如果此事成行,对于台海局势、中美关系都将带来负面冲击。怎么有效应对这件事,化解危机,考验着当下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对于中国大陆而言,不论对美工作还是对台工作,都应该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即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付出数不清的心血、汗水、智慧所孜孜以求的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保持冷静、理智,越要清楚认识到什么是大局、什么是根本目标、什么是对人民福祉最有利的选择。具体到对美工作,正如去年底,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在“2021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所说的,“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认识和运筹对美工作”,“在对美工作中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牢记人民至上,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他说:“既然斗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和战略全局,那么在斗争的过程中,就应该尽一切可能,减少涉及我们利益和全局的代价和影响。原则上,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赌气仗,不打消耗仗。人民的每一点利益都来之不易,我们绝不能让任何人掠夺,也绝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大意、懈怠和无能,使之遭受损失。”同样道理,在应对佩洛西是否访台的事情上,中国的上策是既能坚守台湾问题的底线,有效化解风波,通过各种方法让佩洛西访台不成行,又不影响中国国家发展大局和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早在41年前,邓小平曾一篇著名对美讲话《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中说过……
2022-08-051137
前有周公子入职江西省国控集团,喝20万一斤的茶叶,后有90后中金公司的普通职工年薪99万。有的人负重前行,原来是有别人在替他们岁月静好。这两桩事件的背后所反映的是,国控金融机构薪酬过高,不仅成为了某些家族攫取利益的后花园,也是极少数人躺赢的安乐园。在汹涌舆论之下,酝酿已久的金融业“限薪令”正式发布了。近些年来,由于韭零后积极加入理财大军,炒股大军和基金大军,金融业行情蒸蒸日上,还捧红了医药女神葛兰、白酒之王张坤以及芯片一哥蔡嵩松等明星基金经理。据媒体传闻,2020年,易方达张坤年薪过亿,诺安基金蔡嵩松年终奖就超过7000万。这对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也反映了金融行业的超高薪酬奖励体系。但在这种超高薪酬奖励体系之下,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基金经理赚得盘满钵满,而基民却亏得一塌糊涂。要知道,金融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在一个正常的服务行业里,只有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才能获得高额的回报。可在金融行业,服务水平与回报率出现了严重的倒挂。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打理,基金经理发了财,作为投资者的基民亏成狗。这不符合市场规律。这种情况不只是停留于基金领域,还包括券商、财富管理以及其他投资机构等。长此以往,这将严重地削弱中国金融行业的竞争力,也会让投资者失去信心。对金融机构的薪酬体系进行调整,最根本的是……
2022-08-051060
本站旨在为会员用户提供精选优质文章阅读服务,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文章均已获得转载授权,未联系到作者的文章也都有注明原创作者或来源信息。部分文章及图片因网络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出示著作权属证明,我们会标注来源信息或者删除。如有其它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号:shiping001或联系QQ:1399558609。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