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3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斩杀敌方大将。
俄罗斯方面损失了海军副司令,乌克兰方面战死了一位上校旅长。
这一消息足以印证现代战争的惨烈:由于卫星实时监控,导弹随时打击,无人机无处不在,战争已经没有严格的前线与后方之分,每个人每栋建筑一旦被列入敌人的攻击目标,结局几乎没有例外,都是被摧毁。
7 月 3 日,据俄罗斯国防部报道,俄罗斯海军副总司令米哈伊尔·古德科夫少将在与乌克兰接壤的库尔斯克地区战场上阵亡。米哈伊尔·古德科夫少将死于乌克兰导弹对俄军战地指挥部的袭击!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州长在Telegram上的一篇帖子中,向古德科夫的家人和朋友,以及在乌克兰导弹袭击海军陆战队战地指挥部时遇难的其他士兵表示深切哀悼。
这位州长说,尽管古德科夫已经成为海军副总司令,但他仍继续亲自访问海军陆战队。
古德科夫曾领导驻扎在海参崴的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军陆战队旅,2025年3月就任海军副司令。
短短几个月就被乌克兰精准斩首,大概率是被敌人的卫星或者情报机构捕捉到了行踪。
牺牲是战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毋庸讳言,自从2022年以来,俄军高官将领牺牲的数量有点太多了。
关键是乌克兰方面特别擅长斩首战术,深得美国和以色列的精髓。
这也表明,美国和以色列在非战争时期不断进行军事行动,猎杀哈马斯、真主党、伊朗高层人物的战法在战争时期同样适用。
6月13日,以色列空袭一夜之间就袭杀伊朗十几名军方核心人物。
这种对指挥体系的直接杀伤,效果远胜千万发炮弹丢在前线。
其实,俄罗斯也在全力打击乌克兰的军方指挥中心。
7月2日,俄罗斯中央炮兵集群在苏梅前线摧毁了乌军在克拉斯诺阿米斯克方向的一个前方指挥所。第110独立机械化旅旅长扎哈雷维奇上校在俄罗斯导弹袭击时身亡。该旅副旅长德米特罗·罗曼尤克的遗体从废墟中被挖掘出来。

这意味着该旅指挥部遭遇灭顶之灾,旅长副旅长以及其他作战人员同时牺牲。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达了痛惜之情:胡利亚伊波尔遭袭后,我们整天都在清理废墟。不幸的是,损失惨重。第110独立机械化旅旅长扎哈雷维奇上校和该旅其他士兵一同遇难。

随着西方援助力度减弱,俄军正在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第聂伯罗、扎波罗热全线发动进攻。
之所以没再提卢甘斯克,是因为6月30日,卢甘斯克地区领导人帕谢奇尼克宣布,俄罗斯军队已100%控制了该地区。此前一个月,俄军就解放了卢甘斯克所有的居民点,但是依然需要击退乌军,至今才宣告胜利。
但是,俄军并没有止步于卢甘斯克与哈尔科夫边界,依然跨过州界继续攻击库皮扬斯克,同时向利曼方向施加压力。
目前,俄军在顿涅茨克红军村方向聚集了11万兵力,意图三面围攻。红军村一线是乌克兰在顿涅茨克西部的最后防线,也是在顿涅茨克地区的后勤补给和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有消息显示,俄军已经跨过州界,从顿涅茨克攻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还在边界地区占领了一个居民点。
扎波罗热方向,俄军已经攻入州府扎波罗什市南部重镇卡缅斯克,随时利用制高点炮击州府。
更令乌军抓狂的是,俄军在苏梅也集结了10万兵力。
乌军在前线捉襟见肘,弹药匮乏。这仗怎么打?
在6月20日举行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面对关于最终目标的提问,普京表示:“我把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视为同一个民族,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乌克兰都是属于我们的。”
普京引用了一句古老的格言,说:“你们知道,我们有一条古老的准则,这既不是谚语,也不是寓言,而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原则:只要俄罗斯军人踏上某片土地,那片土地就属于我们。”
从普京的表态来看,应该是得到了特朗普的某些承诺。
简单推断,就是俄罗斯放弃保护伊朗,美国放弃援助乌克兰。
从以伊12日战争的过程来看,俄罗斯几乎没有向伊朗提供任何支持。
而美国,也在6月30日停止了对乌克兰的援助。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这就是大国的交易。
小国被大国牺牲,似乎是悲剧命运。
问题是,大国难道应该供着小国当祖宗吗?
显然,普京不这么干,特朗普也不会这么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