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已向俄罗斯方面提议下周再次举行谈判。泽连斯基表示,必须加强谈判力度,乌方必须尽一切努力实现停火,俄方必须停止回避并就此作出决定。
此前,乌克兰和俄罗斯代表团已经举行了两次谈判。

一、欧美绷不住了!
一位接近俄方谈判团队的消息人士证实,克里姆林宫已收到来自基辅的相关提议。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向俄罗斯发出50天内结束对乌战争的最后通牒后,莫斯科最近也表示原则上愿意与基辅方面重启对话。
特朗普威胁称,如不进行和谈,将对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
特朗普还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但这笔费用将由德国和其他北约盟国承担。
为了进一步向俄罗斯施压,欧盟在7月18日宣布对俄实施第18轮制裁措施。
泽连斯基的表态被部分西方媒体解读为“和平信号”,但在更深层次的战略格局中,泽连斯基此举实际上显示出乌克兰当前面临的巨大压力与日渐崩溃的战局。
泽连斯基在讲话中表态说:“我们必须一切努力争取停火,必须进行领导人层级的会晤,谈判必须重启。”
字字句句,透露着一种愈发急切的求和态势。
那么,是什么让泽连斯基从“绝不妥协”转向了“主动求和”?
乌克兰,这个以全民动员、死战到底形象示人的国家,如今为何低下了头?
这背后,隐藏着什么变化?
二、乌军正面临战略极限!
从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至今,战争已进入第三年半。
从2022年基辅战役的生死存亡,到2022年夏季哈尔科夫和赫尔松的反攻成功,再到2025年乌军在库尔斯克、顿巴斯和扎波罗热各个方向上的节节败退,一波三折的战况表明,乌克兰已经接近于彻底丧失战略主动权,而且看不到扭转战略被动局面的机会。
这意味着乌克兰将逐步接近战略极限。
2025年夏季,俄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这在3月初俄军在库尔斯克将乌军赶出国土之后就注定发生。
6月初,普京就已明确表态:“战场的形势终将决定谈判的内容。俄军所到之地皆为俄罗斯领土!”
如今,俄军在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周边连续推进,乌军在前线承压巨大。
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27日曾对媒体表示,俄罗斯已向乌克兰移交6000具士兵遗体,准备再移交3000具遗体。
7月17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俄乌谈判俄方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证实,作为俄乌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达成协议的延续,俄方向乌克兰移交了1000多具乌克兰军人遗体,同时从乌方接收了19具俄罗斯军人遗体。这次交换的比例接近1比50,如此悬殊的比例实属罕见。
这是交战双方进行的第七次交换。
军事博主分析认为,这种悬殊的比例直观体现了乌军的惨重损失。
公开数据显示,俄罗斯总共归还了乌克兰大约5000多具遗体,而乌克兰只交回了300多具俄罗斯军人的遗体。
双方掌握遗体的数量,一方面是阵亡人数的比例因素;一方面是战争主动权的因素,胜利的一方掌握着清理战场的权力,所以控制的遗体多。两个因素叠加,就是我们看到的遗体数据。
比较客观的判断结论就是乌克兰军队面临战略极限。

二、泽连斯基遭遇外交低潮期!
泽连斯基曾是2022年西方包装出来的时代英雄,多次到欧洲议会和美国国会演讲,以坚毅形象赢得掌声无数。
2024年底特朗普赢得大选卷土重来,泽连斯基的命运出现了根本逆转。
特朗普上任以来对泽连斯基多有冷语,如今明确要求俄罗斯乌克兰在50天内重启和谈、寻求停火。
泽连斯基无法忽视美国对乌克兰最关键的军援与情报支持,同时也明白特朗普绝不会为乌克兰的战败兜底。
德国、法国一些国家组成了所谓的志愿者联盟,多次表态继续支持乌克兰,但战争拖延了三年多,各国民众反战情绪显著上升,军援行动明显放缓。
内外交困,泽连斯基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主动释放谈判信号,试图重建与西方、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合作通道。
更阴狠的是,泽连斯基非常清楚,虽然美方承诺恢复武器供应,爱国者导弹系统也将再次进入乌军序列,但在到货形成战斗力之前,乌军至少还需几周甚至一两个月的时间。
俄军的夏季攻势窗口期最多到9月底,10月就会面临天气转变的风险。
泽连斯基试图利用战术性和谈争取喘息之机,缓解战场压力,等待美国援助到位。
这种小伎俩基本上不可能起作用,俄军最戒备的就是这种情况。
三、决战到底到主动求和!
三年半以来,泽连斯基的和谈立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大演变:
2022年,在基辅未陷、战局尚不明朗之时,泽连斯基态度强硬,明确拒绝任何涉及领土割让的谈判,甚至拒绝与普京会面,强调“战争将以俄罗斯失败告终”;
2023年,战局拉锯,特别是在巴赫穆特之战后,乌军伤亡惨重,泽连斯基开始在非公开场合下谈论“可能的停火路径”,但始终坚持“恢复边界主权”为前提;
2024年到2025年,随着西方援助疲软、俄军攻势增强,加之特朗普重返权力核心,泽连斯基逐渐展现出“谈判可以优先于战场”的新姿态,甚至不再坚持“先停火、再谈判”的立场,而是表示愿意在战火未止的状态下进行“领导人层级”会谈。
最近两轮伊斯坦布尔谈判,泽连斯基团队开始聚焦战俘交换、人道主义通道建设等“务实议题”。
这说明,泽连斯基政权已经不再幻想通过谈判回到1991年国境线,而是试图以短期让步构建一个政治缓冲带。
当然,在本人(徐吉军,我光辉)看来,主动提议和谈,不等于真正妥协;领导人会谈,不代表立场软化。不过,泽连斯基的立场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在战争长期消耗下,乌克兰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泽连斯基主动求和的背后,是现实的倒逼,是战场的冷酷,也是国际政治风向的突变。
乌克兰,到了关键的转弯点。

四、结局如何?
或许在泽连斯基看来,主动求和是一个巨大的耻辱。
然而真正签署合约只能割地求和,那是更大的耻辱。
根据我了解到的消息,目前俄罗斯高层的共识就是彻底消除乌克兰对俄罗斯的长期威胁,也就是反俄思想的根源。
一场不彻底的短期冲突不仅不能让乌克兰人屈服,还会使乌克兰人对俄罗斯的仇恨深入骨髓。
因此,将战争进行到底,消灭所有坚决反俄立场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就成了俄罗斯的一个选项。
这是乌克兰人应该意识到的问题。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