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法国摊上事儿了。
一场号称要“全面封锁”的法国大罢工正在酝酿中,定于9月10日上演。而这场大罢工抗议行动也绝非一般规模,法国的铁路、出租车、医院、能源、药房等关键行业同时酝酿行动,法国9月的社会局势将面临空前紧张的局面。
法国总工会(CGT)8月27日宣布,希望9月10日的抗议行动能够“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并呼吁“在一切可能的地方组织罢工”。
而这一切的源头要追溯到今年7月——总理贝鲁公布的2026年预算计划:削减438亿欧元公共支出、取消复活节星期一和5月8日胜利日两个假期、冻结社会福利与养老金增幅、裁撤3000个公共部门岗位……
不仅如此,贝鲁甚至还用一种近乎末日警告的语气告诉法国人:“国家处于危险之中,因为我们正处于过度负债的边缘。”他还不忘补充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数据:“20年来,法国债务每小时增加1200万欧元。”
这套组合拳被包装成“应对债务危机”的良药,却在民众眼中成了“劫贫济富”的手术刀。
法国民众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过去十年,法国公共债务已攀升至GDP的114%,利息支出从2018年的320亿欧元飙升至2025年的660亿欧元,几乎吞噬了全年税收的1/5。而贝鲁的“节俭”对象却精准避开了既得利益集团:取消假期直接压缩普通劳动者休息时间,冻结养老金让退休者缩衣节食,裁撤岗位则瞄准基层公务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富豪们仍享受着全球最低的企业税(25%)和资本利得税(30%)。正如CGT全国书记瓦谢龙所言:“他们让我们饿着肚子为国家的债务买单,自己却躲在豪宅里数钱。”
贝鲁的方案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所谓“团结税”。他强调:“国家财政预算需要共同承担,收入少的人少出力,收入多的人多出力。”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法国参议院在6月份刚刚否决了针对超级富豪的财富税法案。该法案计划对资产超过1亿欧元的超级富豪征收2%的财富税,预计每年可为法国政府带来150亿至250亿欧元的税收收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布斯》数据显示,法国亿万富翁的财富占法国GDP的近30%,远高于全球亿万富翁财富占全球GDP14%的平均水平。左翼联盟成员“不屈法国”领导人梅朗雄指责该计划是“让大众买单,以保护富人”,并呼吁“9月8日投票让白鲁下台;9月10日行动让马克龙下台”
此外,民众的剧烈反响还体现在市场中。8月26日,巴黎CAC40指数单日暴跌2.28%,法国兴业银行、巴黎银行股价跳水超6%;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3.51%,与德国利差扩大至78个基点,创四个月新高。投资者担心,若政府垮台引发债务危机,法国可能沦为“下一个意大利”——后者因债务占GDP144%和政局动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8%。
更危险的是,法国经济正滑向“滞胀深渊”。2025年一季度GDP环比仅增0.1%,家庭消费连续三个季度零增长,企业投资萎缩0.7%,外贸拖累GDP达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通胀率顽固维持在3%以上,加油站价格牌上的数字每天都在刷新纪录。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安德鲁·肯宁安指出:“我们仍认为法国公共债务前景十分黯淡。”他警告称,若持续未能削减预算赤字,可能加剧危机并损害市场信心。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贝鲁在这样的局面下做出一个惊人之举。8月25日,他宣布将于9月8日请求国民议会对其政府进行信任投票。贝鲁坦言:“如果无法获得‘最低限度的共识’,政府将难以推动预算草案最终在议会通过。”
贝鲁这一骚操作,无疑是进一步刺激民众的神经。社交媒体上,“9月10日封锁法国”的口号持续发酵,每天有上万条帖子呼应。而抗议形式也各种各样,有的呼吁走上街头,有的号召聚集在省政府前,甚至有人提倡“当天不用银行卡”或“干脆呆在家里”。
而之所以选择9月10日发起全国罢工,工会们深谙时机的玄机。此时正值暑期结束,学生返校、企业复工,社会运转的齿轮重新咬合,抗议声浪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更关键的是,9月8日的信任投票如同悬在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贝鲁倒台,马克龙将被迫改组内阁或提前大选,而极右翼“国民联盟”正虎视眈眈。
这场抗议的复杂性远超普通罢工。工会、左翼政党、学生组织甚至高中生联盟(USL)结成“反紧缩同盟”,诉求从涨工资、保福利到弹劾总统一应俱全。巴黎地铁司机计划无限期罢工,教师工会威胁封锁学校,连奶农都扬言要倾倒牛奶抗议农业补贴削减。
事实上,贝鲁这一做法也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政治豪赌,因为执政党联盟在国民议会的席位不占优势,三个主要反对党——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左翼的不屈法国以及绿党,均已明确表示将反对信任动议。
此外,民调显示,近七成法国人(约67%)表示不希望总理贝鲁赢得信任投票,只有约33%的受访者希望议员投票支持贝鲁继续留任。民意倾向十分明显。
法国这样一场困境,其本质是新旧秩序的激烈碰撞。一边是马克龙力推的“亲商改革”:放宽劳工法、削减福利、讨好科技巨头(如谷歌在巴黎砸50亿欧元建数据中心);另一边是根深蒂固的“法兰西例外”:全民医保、免费教育、每周35小时工作制。
贝鲁的预算案试图在两者间走钢丝,结果却是两边不讨好——既得罪了享受福利的“沉默大多数”,又让资本集团觉得“改革力度不够”。
而这样的局面其实根本没有赢家。若政府垮台,法国将陷入“不确定性的黑洞”;若预算通过,民众将用罢工和投票表达抗议。在不久的未来,9月8日的信任投票和9月10日的大罢工,也许将成为法国政治经济走向的两个分水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