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特朗普突然发出战争威胁,要对尼日利亚开战。理由?“保护基督徒,消灭恐怖分子!”听着多正义,多神圣,可问题是,这“正义感”来得也太突然了吧?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国家,既没惹他,也没宣战,真就因为“宗教暴力”就得挨打?

先看事实,尼日利亚约2.3亿人口,穆斯林和基督徒几乎各占一半,被恐怖武装袭击致死更多的,不是基督徒,而是伊斯兰教徒,更关键的是,美国自己派了特使,刚在10月调查完,明确表示:“尼日利亚政府也在努力反恐,并未纵容宗教迫害。”
那尼日利亚到底做了什么,让特朗普如此“大动肝火”?真相藏在10月17日,那场未遂的军事政变里。尼日利亚军方抓了40多名军官,从准将到少尉,从军费操盘手到前州长,一锅端。更关键的是,他们秘密接触“外国势力”,还收了境外资金。

谁?没点名,但大家心知肚明。美国在非洲的“颜色革命”剧本,早就演过无数遍了:先扶植反对派,再制造混乱,最后以“人道干预”为名出兵。可这次,尼日利亚政府反手就是一波“清君侧”,把美国可能埋的“棋子”全挖了。
川普能不气?别看尼日利亚穷,治安差,奈何他是几内亚湾“门户国家”,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是中国、欧洲、美洲能源运输的必经之路,GDP超4800亿美元,是非洲最大经济体,石油储量370亿桶,天然气5万亿立方米,外汇收入90%靠能源。

美国在此的战略目标很明确,控制能源通道,遏制中国影响力。可现实呢?尼日利亚军方,几乎“中械化”了。空军,采购中国JF-17“枭龙”战斗机;陆军,装备“彩虹”“翼龙”无人机、SH-5自行火炮、ST-1突击炮;海军,引进中国056型导弹护卫舰;特种部队:使用中国防地雷反伏击车。
这在特朗普看来,不是“采购”,是战略转向。所以,美国对尼日利亚“动武威胁”,本质是敲打:“你可以亲华,但不能亲得太明目张胆。”
但问题是,美国早已不是那个能随意发动战争的超级大国,尤其是远离本土的非洲,财政、民意、战略重心,都不允许。而尼日利亚,虽然乱,虽然弱,但他真没那么好拿捏。它有2.3亿人口,有资源,有军队,有战略纵深,更有非洲国家的共同警惕。
所以,这出“军事威胁大戏”,大概率以“外交谈判”收场。尼日利亚可能被迫答应一些条件,比如:买点美国武器,开放几个基地,配合“反恐情报”。但主权,不会丢。因为非洲,不再是“谁来谁做主”的时代了。
赞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