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去世,距今整整44年。中国人常讲“盖棺论定”,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人死之后,他们的历史评价也就基本确定了。尤其是对蒋介石这样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自其于清明节当天故去之后,世人对他的是非功过早已达成了共识:蒋介石不是合法领袖,他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政治遗嘱;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少作为独裁者的实力与基础;蒋介石不是民族功臣,他被逼抗日在先又消极抗日在后;按理说,这样一个负盟、寡绝、怯弱的历史人物根本不值得同情,也绝对翻不了案。可是近来年,所谓的“民国遗风”大肆泛滥,不少人对国民党政权所遗留下来的服饰、建筑、文物都抱有一种美学上的爱慕,并把这种爱慕投射到了蒋介石以及他治下的民国身上。如果说距离可以产生美,那么时间就可以制造美!民国覆灭也才不过70年,蒋介石离世也才仅有44年,“果粉”(民国的粉丝)就对那个吃人的旧时代心向往之,实在是可笑之极。这些人刚吃了几天饱饭,就忘了救民族于水火的真正恩人,反倒崇拜起当年的刽子手,这是一种怎样的无耻、怎样的下贱!须知,凭空捏造的美好毕竟为虚幻,终究是会破灭的!果粉谈起民国的时候,最喜欢强调的一点就是“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即使比起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名士风流的魏晋南北朝也毫不逊色。不可否认,那个时代确实涌现出了诸如鲁迅、茅盾、巴金、胡适、陈寅恪、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等一批蜚声中外的名士大师。但是,我必须指出,蒋政权时期大师扎堆出现的背后,是民国教育彻底崩塌的残酷事实。据《民国教育史》一书估计……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5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