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古巴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得到来自地球另一面的关注。上个月,古巴政府宣布放大私人所有制经济的经营范围,转发这一消息的中国媒体纷纷使用了中国民众熟悉的“改革开放”一词,部分报道字里行间不乏兴奋乐观之情。然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不禁思考:古巴的这项举措,其意义真的可以与1978年改变中国的那次重大决策相比吗?中国和古巴的国情差异十分巨大,用同一个概念描述是否会造成误区呢?答案是,在古巴身上,事情确实不一样。其实,古巴缺的不是开放(Abertura),而是经济开放(Apertura)。在文化、思想、人口、对外联系方面,古巴一直都是个开放得不能再开放的国家。中国、朝鲜、越南、老挝都有闭关锁国的历史,但古巴没有。加勒比岛国的天然位置就注定了古巴的开放:它是个移民国家,混血儿占了四分之一人口。它拥有1100万居民,而海外古巴裔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万。它的支柱产业以前是蔗糖出口,现在是跨境旅游。它有七成粮食和六成能源依赖进口。它的议会正在讨论同性婚姻自由。它的政府免费为变性人提供手术。它的符号和商品流行全球,周杰伦写了Mojito,还专门找古巴乐手演奏。可以说,开放是古巴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和宿命。然而比起文化开放,经济开放是另一码事,它意味着……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