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印度疫疾失控,有网友对印度失败的抗疫行为进行了嘲讽和鄙视。但嘲讽和鄙视印度的网友立刻遭到了媚外网络大V的口诛笔伐,媚外网络大V们认为:“人应该有基本的同情心,对别人的苦难不应该加以嘲笑而是应该日月同天、感同身受。正所谓,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以上这番话有道理吗?有没有道理,我们先不说,但有些基本的事实请不要忘记。谁还记得在过去并不久远的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中牺牲的那些戍边英雄?援助是人道必要,但援助不是共情。请不要忘记。战士陈红军在牺牲时,还有4个月就要做爸爸了。他最后一次和妻子通电话时,一连说了三句我爱你然后才恋恋不舍地挂断电话。他曾经答应妻子要带着她和孩子一起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起去钓鱼野炊,一起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然而因为印度的悍然侵入,他牺牲了。对国家而言,他是牺牲。对家庭而言,就是天塌地陷。如今孩子出生了,父亲却没有了。你让这孤儿寡母怎么活?政府可以给补助可以给抚恤金,可是什么样的抚恤金什么样的补助,可以弥补妻子失去丈夫、孩子没有父亲的伤痛啊。这个时候印度遭难,我们怎能大言不惭地说出“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战士陈祥榕,年仅19岁,这个年纪和我当年退役时的年纪是一模一样的,19岁啊,人生才刚刚开始。在这位年轻的战士日记本中最后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2019年高中毕业之后他就选择了报名参军,原本有机会去空军后勤部队的他,却坚持要选择去守卫边疆。临行前,陈祥榕的母亲告诉他:“再辛苦都要坚持,不能当逃兵。”他昂着头回答道:“男子汉大丈夫,就算死,也要死在战场上”。这是一个质朴的青年,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因为印军的悍然入侵……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11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