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心理学家詹姆斯从美国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几乎都会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向客人解释:“我从来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次换来的都是客人困惑而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老子说过一句话:“少则多,多则惑。”许多时刻,多余的东西,就是一个看不见的陷阱。你以为不会掉进去,但当你接受的那一刻,就给自己套上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在18世纪的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竟然变得负债累累。有时,拥有一件不必要的东西,反而会造成多余的负担。因为你会为了匹配它,不断买更多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东西。逻辑学家奥康曾提出一个八字简约法则:没有必要,勿增实体。有时,你看似拥有更多,也缺得更多。任何一样多余的东西,像一把勾子,会不断勾出膨胀的物欲。当你舍掉多余的东西,才能给……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3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