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期待中国明天会更好——关于2022年的10个预测!


2022年01月01日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图片


一晃,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刻。


我一介书生,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然后竭尽所能,把我的所思所想分享给大家。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对自己、对大家、对社会产生一点点积极的作用,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我身处江湖之远,说话没有太多顾忌,有时候一些观点过于犀利,有些朋友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偏激”,但实际上,我一贯倡导尊重事实、符合逻辑,所有的观点,都是我基于事实与逻辑得出的结果。


有很多看起来比较“犀利”的观点,如果你跟随我的视角就会发现,这些观点实在是有不得不说的理由。


比如说,“不要脸的美国”。


我对美国人民没有任何恶感,但我对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疯狂遏制、打压、围堵和污蔑中国,我实在是“忍无可忍”。


我每天看Google News上的涉华新闻,看着西方媒体睁着眼睛说瞎话,对中国进行永无休止的攻击和污蔑,我实在是对它们无法产生任何好感。


当看到一些明显是中国人名字的记者,在西方媒体上污蔑中国,这种愤怒就更加明显了。


所谓的“皈依者狂热”,在一些人身上体现得如此强烈,他们背弃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背弃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面,终将成为历史的悲剧。


我们这样的一个大国,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少一点抱怨,少一点骂娘,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多想想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磨好自己的豆腐,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祖国!


接下来,我根据自己的思考,对2022年10个重要问题做出预测。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2022年,新冠疫情会好转吗?


目前看起来,新冠疫情要比当初想象得更复杂,全球范围内,第一代疫苗未能成功建立起社会免疫屏障,这是最大的意外。


但幸运的是,我们生在中国。


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动态清零,即便是在没有特效药、疫苗还不能完全阻断病毒传播的情况下,依然整体上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在全球主要大国中,在防疫情、保经济、保民生之间,取得了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2022年,疫情肯定不会终结。


目前看,最关键的还是看病毒的变异,及其随后的致病性高低。


从历史经验出发,病毒到后来,致病性应该是会有所下降的,如果致病性,包括重症率、死亡率能够大幅下降,出现“流感化”的趋势的话,疫情就有可能走向尾声,防疫将有望正常化,人类与病毒开始共存。


接下来,最关键的依然是,如果病毒持续存在,第二代、第三代疫苗是否可以大大提高免疫效果,建立起社会免疫屏障,将非常关键。


与此同时,特效药的研发,还需要进一步提速。


这两者,才是在不考虑病毒致病性降低的情况下,最终终结疫情的“杀手锏”。


个人预计,2022年国际旅行还无法完全恢复正常。


我们越来越需要学会接受疫情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新常态。


2)2022年,中国经济会好吗?


新的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内外部不确定性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但我们直面困难的同时,也需要坚定信心。


我知道,很多企业,特别是很多自己创业的朋友,目前有很多经营性困难。


创办企业,本来即使九死一生的事情,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从宏观上来说,2022年中国GDP增速保持在5%左右,还是很有希望的。这个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依然非常不错。


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形势比美国更好,可以运用的调控工具也比美国更丰富。


美国的优势是可以利用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向全世界转嫁危机。但美国经济在2022年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如果美联储为了抗击通胀,不得不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加息,美国金融市场必将出现新的动荡。


大家也不要忘了,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各方都会加倍努力,去创造更好的形势,迎接二十大的顺利召开。


具体到个人、企业、行业来说,每个个体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在宏观环境更具挑战性的情况下,个体只能苦炼内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在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


3)2022年,中美关系会好转吗?


中美关系已经回不到过去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中国来说,对中美关系有明确的期待——中美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美国能不能放弃傲慢、自大,甚至是种族主义的心态,学会尊重和欣赏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成就?


我觉得很难。


中美能不能和平共处?


我觉得这是底线,否则将是两国和世界的灾难。


中美能不能互利共赢?


在部分领域内应该可以,但整体上来说,美国的战略误判,已经让中美关系中斗争的成分明显多于了合作的成分。


中美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的、长期性的,要出现根本性好转,不太可能,因为这需要美国彻底放弃遏制中国的战略。


但是,中美在经贸领域的磋商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期待在这个领域,中美在2022年有一些突破。


但不管中美关系往哪里走,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自身的高度确定性,去应对外部的高度不确定性。


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是中国应对一切内外部风险的最大资本。


4)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会非常成功。


我原本预计,如果全球疫情控制得当,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有望成为全人类庆祝走出疫情的一场盛会,但目前看,疫情仍在持续,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又发出了所谓的“不派官员出席”的杂音,北京要成为一场全球团结的大会,不太容易,但冬奥会毫无疑问会取得成功。


——全世界的观众,将通过电视、网络,看到一场精彩的国际性赛事在中国举行,他们也将看到中国美轮美奂的冬奥会场馆;


——全世界的观众,还将看到中国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应该会比2021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强很多;


——全世界观众,也会看到中国防疫的巨大成功,看到中国社会的大量细节。


目前,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铁雷斯、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等国际政要已经明确表示将出席冬奥会开幕式。


美国等少数几个西方国家想借由冬奥会污蔑和攻击中国的图谋,注定将会失败。


5)RCEP启动后,中国将成为推动亚太地区繁荣与发展的正能量。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正式生效,中日韩澳新+东盟10国组成的这一自贸区,占据了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大约30%的份额,其体量和影响力惊人。


在美国不断开倒车,行“逆全球化”之举的情况下,中国坚持扩大开放,互利共赢,正在成为推动全球化的生力军。


美国在2022年将会搞出一个所谓的亚洲经济合作框架,希望在经贸领域加强与中国在印太地区的竞争。


但美国目前内部问题太多,贫富分化差距太大,美国国内民众不支持美国继续在国际上签署更多的贸易和投资协定,因此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受到了很大的掣肘。


6)中美在全球的竞争将会加剧。


除了亚太地区,美国在欧洲、中东、非洲、拉美,也在不断散播“中国威胁论”,企图煽动其他国家拒绝跟中国的合作。


美国的行动,在最核心的“五眼联盟”国家当中,能取得实效。在立陶宛这样的“二百五”国家当中,也能取得一些效果。但美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孤立中国的努力已经宣告失败,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愿意在美国挑起的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选边站”。


2022年,美国会继续散播所谓的“债务陷阱”、“华为网络安全威胁”等议题,试图在全世界污蔑中国。


但中国将会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高水平的开放,倒推国内的改革,与世界更多国家建立起利益共同体,以此拓展中国发展的空间,打破美国的封锁。


7)俄乌会爆发战争吗?


俄罗斯其实并不想打仗。


俄罗斯目前面临比较困难的局面,如果俄乌爆发战争,美国和西方会对俄罗斯发起更加严厉的制裁,这会进一步打击俄罗斯。


但俄罗斯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北约不得吸纳乌克兰成为成员,也不得在乌克兰部署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进攻武器。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是“以武促谈”。


希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能够回归理性,尊重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关切,避免将俄乌推向战争。


对于美国来说,国内肯定有一派希望“以乌制俄”,并通过俄乌矛盾,强化北约,控制欧盟,但对于拜登来说,如果俄罗斯攻入乌克兰,并成功肢解乌克兰,这对于拜登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考虑到,2022年年底前,美国国会将举行中期选举,拜登肯定不希望在目前选情已经很低迷的情况下,再因为俄乌战争失分。


总体来说,现在各方都有阻止战争的理由,希望战争不会爆发。


8)俄乌如果爆发冲突,中国会趁机解决台湾问题吗?


我知道,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期待。


但我必须说,2022年,中国大陆对台政策主要还是“以武防独”,不会走向“以武促统”。


2022年,是一个特殊年份,在这一年里,一切稳字当头,稳中有进,不会贸然采取重大行动,为国家的发展增添风险和变数。


即便是俄乌爆发战争,中国也不会趁机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美国和台湾不会以切香肠的方式突破大陆的底线。


如果踩了“红线”,统一祖国的行动随时都可以进行。


请大家坚定信心,保持耐心,祖国必将统一,而且大家都能看得到这一天的到来。


9)华为会好吗?


2022年,华为的主要任务应该继续是“活下去”。


美国的野蛮打压,让华为的手机业务基本废掉了,我自己推测,华为原消费者BG正在心急如焚,力求找到其他的突破口。


我早就说过,不管是家庭里的智能设备,还是电视、电脑,都很难代替华为消费者BG原来那么大的手机业务体量。


华为造车,势在必行。


而且,必须是华为亲自下场造车,造华为品牌的车,才能创造一个体量足够大的新业务,我相信余承东本人早就按耐不住了。


但华为内部能否在战略上下定决心,只能看任总了。


借着华为的话题,也谈一下芯片国产化。这个我了解的不多,目前看,28nm的芯片国产制造,应该在2022年可以实现突破。这个技术节点的芯片,一旦完成国产化生产,基本上可以解决大部分芯片需求。当然,也要看产能。


国产芯片制造行业,要真正崛起,估计至少还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期待借由华为被断供这件事情,能够促成国产芯片制造业的崛起,但这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10)中美不会脱钩,但都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由于美国对中国存在严重的战略误判,中美之间极度缺乏战略互信。


中美现阶段要脱钩,实在是做不到。


几十年来,中美经济已经高度融合,价值链、产业链密不可分。


任何人要硬生生搞脱钩,都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震荡。


但美国正在积极重建国内和盟友的产业链体系,希望在最坏的情况下,美国及其盟友依然可以确保自身的经济安全。同时,美国这么做,也可以强行在世界范围内搞出两套价值链、产业链体系,遏制中国的制造业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同样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中国不主动谋求跟美国任何形式的脱钩,中国反而在努力保持和扩大对美国的市场开放,希望进一步做实中美利益交融的领域。


但未来,如果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升级,扩大对中国的断供,中国也必须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对不可能“吃着火锅唱着歌”,轻轻松松就能实现。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美国的打压和遏制,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坚定谋求民族复兴的信念。


从始至终,14亿中国人民都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面。


我坚信,中国的未来可期,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可期。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98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反垄断进入3.0时代!
下一篇:造谣杭州萌娃为日本小孩!精日为何这么贱?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