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一进行的罗马会谈中,杨洁篪主任和美国沙利文进行了七小时“深入坦诚”的交流。双方会谈后的公报,都承认会谈是“建设性”的,但是都没提到“任何共识”。美国拜登政府显然不满意“没有共识”的沟通,于是拜登发来视频电话的请求,希望和我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俄乌局势直接对话。我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是“明确且一贯”的,因此拜登的这个电话,主要目标不是“倾听立场”,而是希望用施压让我国“改变立场”。因为能否“逼迫中国”跟随对俄制裁,是西方能否绞杀俄罗斯经济的关键,因此这场中美元首对话吸引全球媒体关注。18日晚九点开始,全世界媒体都在努力收集两国元首通话的第一手资料,比俄乌战场更加牵动人心。拜登的这个电话并不是孤立的,背后配合的是美国和西方媒体最近对我国的“持续抹黑”。最近美英两国的媒体主要在炒作两个“假新闻”。第一个假新闻,是西方媒体声称:我国在俄乌开战前就知道普京的开战决心,我国并没有阻止战争发生,只是要求战争延迟到冬奥会之后。第二个假新闻,是西方媒体援引“不具名人士”的爆料:俄罗斯已经向我国发来了“军事援助清单”,我国可能不会援助重型进攻性武器,但是有可能将无人机,监视设备,电子备件等“伪装成正常贸易”提供给俄罗斯。在两个假新闻发酵的背景下,拜登打来电话,主要想实现两大成果。美国的每一个成果,都是给我国挖下的一个陷阱。美国想达到的第一个成果,是通过“美欧一致施压”,让我国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发生细微变化。只要我国立场略微转向西方,就会被“西方媒体”放大,用来离间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果我国没有转变立场,美国也希望通过炒作‘军事援助’,将乌克兰战争和中国绑定起来。深度绑定中俄,从而胁迫欧盟各国,将我国纳入对俄同等制裁。这是一套“连环计”,无论我国立场有“哪种偏向”,拜登政府至少可以达成一个成果。我们看穿了美国的“双重陷阱”。可是针对美国传播的“假新闻”,我们的辟谣声音被西方媒体刻意忽略。在这样的背景下……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64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