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别拿科学当“共存”的幌子!


2022年04月06日 
前天,随着数架运20飞抵上海的照片传遍网络,随着包括解放军和各省医护人员组成的数万人支援队伍进入上海,大半个月来,网络上围绕着上海严峻的疫情引发的担忧,焦虑和争吵的声音消散了不少。对于大部分朴素的网友来说,在这种时刻看到子弟兵的身影就有了定心丸。随后,36小时内,上海范围内共完成了核酸采样2556.5万人,为后续的疫情攻坚做好了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参考目前同时处在奥密克戎高峰期的地区,如香港,越南,韩国等,如果上海的疫情传播链不被打断,仅上海一地的疫情规模最少会在几十万以上,扩散到全国的情况更不可想像。到时候因为疫情全面开花导致各地陷入各自为战,这对于我国不少经济和医疗条件不足,人口流失老龄化严重的地区来说,将是严重的灾难。自从新冠全球爆发以来,沉思录写了很多关于疫情相关的文章,之前因为我们分析和批评当下的共存论,一些人认为我们是“无脑鼓吹防疫”,实际上只要一直关注沉思录的读者就能知道,我们关于新冠病毒以及其引发的疫情的观点是非常系统的,一直是基于科学角度和现实逻辑去分析的。对于我国防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有不少文章做了批评和分析。反而是网上不少嘴上挂着“讲科学”的共存论鼓吹者,既对新冠病毒变异的前沿追踪情况,对相关疫苗和药品研发的前沿情况没有任何了解,对各国的疫情数据和动态没有分辨分析能力,对公共卫生管理的复杂度和必要性毫无认知,仅仅从某些专家和所谓精英嘴里学到几个词,诸如“群体免疫”,“不如流感”,“影响经济””外国疫苗好“,“瑞辉神药好”等等,就自以为自己讲科学了,讲逻辑了。实际上,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样处于医疗领域,有些专家自己不是这个细分领域的,却既对冠状病毒这个细分领域缺乏基础的学术认知,又对公共卫生管理这个涵盖面远超出医学理论本身的领域充满无知和轻视。谁也不想一直活在新冠病毒威胁的阴影下,但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最重要的仍是在科学的基础上,以生命为本,实事求是。今天我们将从科学方面来讨论,目前包括我国在内,人类社会还需要往哪些方向努力,才能在与新冠病毒的战争中取得基础的胜利。然后最近我们还会从政治,社会和基层管理等方面讨论在技术水平能够达到基本战胜新冠病毒之前,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更好的与疫情斗争。按照美国公开的数据,截止到2022年到3月19日,美国的新冠死亡率依然在百分之0.65这个水平,虽然靠着疫苗和免疫屏障,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是依然处在……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562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中国社会关于抗疫的10种常见谬论
下一篇:美国会自己亲手埋葬美元么?
评论或留言 1
wisdom :  需调查,与新冠有关的西方医药集团,特别是尤态资本控制的有哪些?如果不斩断他们的收入预期,想灭新冠,难。 抓源头。
2022-04-06 08:56:14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