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一大早,传出一条消息:“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杭州国安局对马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很快群里就炸了锅,“杭州”、“马某”,这两个关键词的指向性太明确了。对于绝大多数吃瓜群众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最近两年一直深陷舆论漩涡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我立即在推特上查看了一下,《华尔街日报》一个记者明确表示,此马某并非马云。而且,整个外网对于此事基本没有报道。我断定此马某肯定不是马云,立即在群里做了澄清。很快,老胡也率先在全网发出信息,明确指出,此案当事人应为“马某某”,而非“马某”。2)但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很快有人指出,在有关“杭州”“马某”涉嫌国安犯罪的消息发出后,港股阿里巴巴股价大跌,随后在老胡等人澄清后,阿里巴巴股价又大幅反弹。有人开始了新一轮的“阴谋论”分析,认为有人故意放出模棱两可的信息,打压阿里巴巴股价,然后等到澄清后阿里巴巴股价再次上扬,以坐收渔翁之利。理论上来说,如果有人能在涨跌的关键当口精准进出,加上预先设定好卖空、买多操作,确实可以狠狠地赚上一笔。但这个说法本身不值一驳,因为要通过这件事情来操纵股价获利,要打通的关节实在是太多,几乎没有可能。对于很多炒股的人来说,好像全世界什么事情都跟股价涨跌的阴谋有关系,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但这种猜测传播开来确实说明,在互联网时代,一个看似简单的新闻,实际上牵涉面也可以很广,甚至可以跟真金白银直接相关。3)我是记者、编辑出身,我就从专业角度分析一下这条稿件的来龙去脉。类似这样的稿件,一般都是有关部门给的通稿,然后各家媒体去发。如果真的探究这件事情的根源,这份通稿,在新闻专业主义方面存在纰漏。首先,根据我国的新闻报道惯例,出于保护当事人隐私考虑,一般对犯罪嫌疑人在没有定案之前,通常……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8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