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沙特之行结束了,国内官媒普遍的评价都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又是“被打脸”又是“尴尬”,总之就是“无功而返”。但是,稍微熟悉点国际外交的都明白,元首根本不参与实质性谈判,双方在元首会晤之前,95%以上的内容,都已经由外务团队谈完了。而且,外务谈判涉及多部门的利益交换,时间往往也都极其漫长的,根本不可能留在元首会晤那种只有一两个小时的场景完成,如果双方团队之前没有谈妥,那么元首会晤根本就不会进行。举两个正反面的例子,一个是尼克松访华的半年前,基辛格的那场秘密访问,草拟了中美联合公告;一个是拜登开启亚洲访问之前,美国的常务副国务卿和总统特使也在天津忙得连轴转。美国的政界精英们,不可能指望拜登这个瞌睡大师能够现场解决什么问题,在出发之前大部分内容基本上都谈好了,只不过是让这个吉祥物走一个过场。当然,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双方都草签好了,最后大老板现场给谈崩了的情况,譬如特朗普跟金将军在河内的那次,但那样现场会非常难看,真谈崩了,拜登修养再好也是会拍桌子的,拿着谋杀记者案说事儿。而且,外交上还有一个对等原则,是交易的任何一方,不可能里子面子都占了,想要面子就不能要里子,要想里子就不能要面子。拜登此次访问沙特,不仅没有迎来小萨勒曼的接机,还不得不对小萨勒曼击拳示好,不提沙特“贱民国家”,也不提记者谋杀,气得美国媒体对他骂的狗血喷头。但我看来,最近拜登的支持率都跌的那么低了,何苦过来一圈,又被骂得支持率再创新低。这些面子上对沙特的让步,代表着美国大概率要拿到实惠的好处。这就像美国的昂撒婊兄弟英国,五十多年前商务团队来中国的时候,也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9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