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两个老乡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都是湖南名校毕业,来广东讨生活,他们都从事金融与投资,原本都拿着高收入,过着年轻精英的生活。但是有一天,疫情来了。开始时他们还比较乐观,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对前途还是充满信心的,但没想到疫情一年又一年,连续三年重击,他们便被生活重重一拳,啪地一下摔下来,打倒在地。我有时便忍不住想,如果像他们这种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男性都这样,那普通人会怎样?中国有5400万建筑工人、3000万餐饮从业人员、1700万卡车司机、770万外卖骑手、600万保险销售、350万网约车司机、200万地产销售,他们会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些工作是具备不稳定状态的,我还没把1850万教师、400万医师、500万护士、300万银行职员、200万警察算进来,毕竟这些岗位有稳定工资,而建筑工人、餐饮人员、卡车司机的收入是不稳定的。每当疫情发生在哪座城市,哪里就会进入静默状态,当地的餐厅、电影院、学校等都会暂时关闭,就会影响到许多人的生计问题。如果是一年两年,大家还能忍忍,现在是大疫三年,可能还会有第四年,不谈俄乌战争,不谈全球通货膨胀,哪怕是这样反反复复的全城静默,都到了许多人要谈及生存问题的时刻了。这里头受损最严重的,应该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农业受疫情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少,毕竟主要是收拾土地,全国工业有一部分受影响,涉及到具体静默的城市则要具体分析,而全国大面积的餐饮、旅游、交通、娱乐、酒店行业现在都难以支撑。上次在哈尔滨同当地一家豪华酒店的总经理沟通,他们旗下酒店原本一年营业额是两亿,做到现在一年只有一亿,我问他还能盈利吗,他说裁了一半人,现在能微利,但他们是本地最好的酒店之一,其他酒店估计都是要亏损了。我又咨询中央大街某家知名的老酒店,他们疫情前每天的营业额是16万左右,现在是6.5万左右,他们是顶尖网红酒店,影响都这么大,其他酒店可想而知。受影响最大的第三产业,只好通过……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36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