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女王去世前一天,印度去殖民化运动又迎来标志性进程。印度总理莫迪8日晚主持了新德里印度门前“国王大道”(Rajpath)的更名仪式,并为建国三杰之一苏巴斯·钱德拉·鲍斯的花岗石像揭幕。“国王大道”名字已改为“责任大道”(KartavyaPath)。莫迪在演讲中说到,国王大道代表殖民时期国王的权力,是人民被奴役与压迫的象征;如今更名为责任大道,提醒走过大道的国会议员、政府官员要对国家与人民尽忠职守。女王去世之后,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勒比海原英联邦国家等纷纷出现声音呼吁终结君主制。总体上来说,在原英国殖民地范围的国家中,去殖民化一直是大势所趋。除了《国安法》出台之前的香港。英国女王去世这事,世界上最感悲痛的除了英国民众外,可能就要属一部分香港人。在悼念现场,这些人声泪俱下,悲痛欲绝。一些港人悼念文字中,将其称为“香港人的女王”,还把跟女王没什么关系的香港发展成果都算成她的功劳,勉强也算是人死为大,粉饰虚张。还有一些人把女王升格成“香港人的女皇”,就很让人崩不住了。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虽然国安法出台之后香港开始了“二次回归”的进程,但去殖民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可以说比起其他原英殖民地国家,香港去殖化进程是最落后的。在嘲讽这些遗老遗少之余,我们也要梳理一下港英时期的英国形象,以及香港人的身份认知和心态的演变历程,来回击如今这些……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34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