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铁路事故——即造成巨量规模的氯乙烯泄露、并不得不最终使用焚烧来解决的那起事件,属实是有些骇人听闻的。然而,得益于当下这个已经深度信仰无政府倾向的“国际主流思想”对人类社会舆论的长期把控,这件事的热度到目前来看,已经暂时过去了。不得不说,不论是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亦或是其他国家,对这一事件的新闻、宣传和深度报道都远远不足,并没有出现一些社情民意的深度访谈,以及进行制度性反思。那么,笔者就来稍微展开,进行一下制度性思考。从历史回溯,美国国家是从“一张白纸”上建起来的(白纸怎么来的就不说了),许多后来成为国家根基的大基建设施,都是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下飞速发展下诞生的。美国第一条铁路为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于1830年5月建成通车。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美国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倾斜东海岸地区的白人前往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进行垦殖,开发土地、和矿产资源,建设定居点和工厂。而辽阔的空间上无法高效互联互通变成了一个最明显的障碍,这自然形成了对各个据点之间联系的需求。因此,在此之时美国建设了规模巨大的铁路路网,其规模之大恐怕是人类历史既空前也要绝后的。到公元1916年,美国铁路总里程曾达到历史最高峰,约41万公里,对比一下,我国目前的铁路路网总里程不过1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美国铁路发展在历史上一共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林肯时代。是在林肯总统上任后……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6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