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古书,书名叫《酌中志》,作者是明朝万历、天启年间的太监刘若愚。一般来说,生计没有着落的贫困家庭,才会把孩子送到宫里做太监,混口饭吃,但刘若愚不一样。刘若愚家族可能在开国初年立过战功,便被封了世袭军职,他的父亲更是在万历初年做到总兵,可以说是高门大户的人家,完全不用为生计发愁。结果在16岁的时候,刘若愚做了一个梦,第二天醒来以后,心有感悟,便挥刀自宫。具体什么梦,他自己没有说,只有一句模糊的"因感异梦而自宫",是个狠人。公元1601年,18岁的刘若愚被选入宫里,正式参加了太监的工作。可能对于他的父亲来说,堂堂总兵的公子,竟然自宫成了太监,简直是侮辱家门,于是便很长时间没有理他,准备让他自生自灭。但那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在民间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后来又以总兵的身份运作一番,送到宫里去了。进宫以后,刘若愚一直在司礼监工作,并拜在司礼监太监陈矩名下,属于宫里前景光明的青年太监。到了天启年间,魏忠贤成为统领朝政的九千岁,刘若愚又被调到魏忠贤亲信李永贞手下掌管文书。后来天启皇帝落水,崇祯皇帝继位,然后便和东林党人联合起来清算魏忠贤。刘若愚做为给魏忠贤工作过的人,自然被投入昭狱。他在狱中回首往事,恍然如梦,便写下这本《酌中志》,详细记录了万历到天启年间,在宫中的所见所闻。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到网上买一本看看,很有意思。当然了,这篇文章不是推书的,而是我读完之后,再结合以前读过的《明史》等资料,对"明亡于万历"这个话题,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用一篇短文简单聊聊。实事求是的说,万历皇帝是很聪明的。早在做皇太子的时候,其父隆庆皇帝在宫里骑马,万历就来劝谏:"陛下天下主,独骑而骋,宁无衔橛忧",您可是天下的主人,要是骑马摔了,可如何是好?不到十岁的孩子能有这份觉悟,很不简单了。公元1575年,万历皇帝已经13岁了,亲自写下……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