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我说过好几次,直接上结论,信用货币时代,不可能有通缩,即便有,也是暂时现象,因为印钞机工作效率可比商品生产效率高太多了。历史永远是一再重复,都不用我给你们说很久以前的故事,咱就看看2015年那波,当时油价从2014年的100美元/桶,一口气跌破30美元,大宗商品跌得连嘉能可都差点破产了,粗钢更是跌得比白菜还便宜,黄金差点跌破1000美元一盎司,后来一波全球大宗商品暴涨,很快都涨起来了。从前支持通缩的所有理论都变成支持通胀了,看看,经济学猹们就是这么的狡猾,说啥都有道理,但就是不肯说真相:信用货币一生下来就是为了违约而存在的,拉长了周期看,信用货币体系只要存在,通胀只会越演越烈。我知道我说了这句话,立刻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甩出11月份CPI、PPI数据来打脸,并且还会拿出霓虹国失去30年里,CPI数据都没这么难看来戳肺管子。所以不妨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件事不得不承认,过去二十年里,房地产和外贸是货币投放的重要手段。有没有发现,自从房价涨起来了以后,好像到处都有钱了,人人都有钱了,哪哪都是有钱人,在房地产市场好的时代,空气中都充斥着纸醉金迷。要知道,房地产买卖让资产负债表膨胀,你的负债变成了别人手上的现金,你一下子多了几百万的负债,这些钱不会凭空消失,会流通到社会中去,然后市面上的流动性就活跃起来了。我一直说过过流动性理论,资产的价格就像水位,在高流动性的搅和下,水位会上升,搅和得越快,经济越容易空心化,资产价格也就越高,这时候只有通胀没有通缩。现在货币继续投放,但因为房地产……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0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