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里,在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中,聊一聊确定性。上一篇聊的是产业经济,这一篇的重点聊跟民生和普通人关系更为密切的消费(含部分房地产,但房地产需要另开一篇)。2023年的1号工作,是扩大内需。会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此外,支持三大消费,其中位居首位的,是“支持住房改善”。最后,又用大段文字表述政府投资和重大工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2023年的确是严格按照前一年的经济工作来推进的。上半年,从淄博烧烤开始,国家对消费管制的开放可谓是一路绿灯,下半年,全国刺激房地产的政策宛如十八道金牌般泼天似的往外出。年底前,一万亿特别国债增发,作为预备队打了出来,将财政赤字率一口气提升至3.8%。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些消费领域的刺激政策,以及开放行政管制,并没有起到什么大作用,房价一路下跌,CPI指数更是屡破市场的预期。我并非经济学者,对此的朴素理解是:在居民收入未能实质性增长的前提下,消费政策的刺激,只会把钱从一个兜掏到另一个兜,这种抽水的刺激机制,反而导致很多领域的消费枯竭。所以,到了本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开启了U型转弯:面对消费的乏力,扩大内需不仅从1号工作消费降至第2号。任务职责也从“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下调为“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力度下滑的尺度令人咋舌。“激发有潜能”一词,也标志着今年刺激的传统消费领域,大部分将不再继续刺激,转向一些有潜力的领域。这意味着明年的传统消费将没有任何的噱头,全靠市场的内卷,自疫情以来……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