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漫长的财政!


2024年01月24日 
大明朝建于1368年,每朝开国第一件大事,就是稳定财政、巩固财源,开始向全国收税。主要收的是农业税。我在《魏忠贤与全球化》里,列举过万历六年的财政数据,当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是2652.7万两,农税占2080.2万两,工商税223.8万两,杂色收入348.7万两,农税对国家最为重要,占到全国总收入的78.4%。现在稍微受过一点教育的人都明白,搞农业日子过得苦巴巴的,风险高又不赚钱,要收税,就要搞活工商业,找他们收税才是根本。万历六年,工商税只占全国税入的10.7%,崇祯初年,农业税比例上涨到81%,工商税还是只占12%。那明朝为什么工商税收的这么低呢?问题起源出在朱元璋身上。朱元璋重农抑商,凡离乡农民不务耕种,跑去经商,就要当作游手好闲的流民,官府必须把他们抓回来继续种地;他还严禁出海贸易,把贸易改成了朝贡制,这种朝贡制,有点像日本、真腊、琉球、安南这种穷亲戚来找富户讨食,他们提几个西瓜上门走动,我们就得还他们一车葡萄,是赔钱买卖;为了抑制更多人经商,朱元璋还规定社会等级序列是“士农工商”,商人是正常社会最底层,后代不许参加科举考试,1381年下令农民家庭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但如果农民家庭有一人经商,则全家不许穿绸纱。《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见到沈一石穿绸缎衣服,就敢大声质问他,来源于此。朱元璋也不是盲目地打压商人,他另外也做了有利商业经营的举措,整体上重农抑商,是因为开国战争死人太多,国家太多土地需要开垦,也没精力处理沿海倭乱(元朝就有倭乱了),在当时的情况下,恢复生产高于一切,重农抑商没什么问题。部分历史资料说因为抑制商人抑制得太厉害,为了给予他们补偿,朱元璋就不收商人的税。这句话不对,朱元璋是收商税的,但他收得很轻,收得轻也不是为了给商人以补偿,而是怕收税重导致商品价格高,怕增加民间负担。1369年时,大明就规定了商品交易必须交税,1364年还设宣课司,府州县设通课司,专门负责征商税。1362年商税为十五税一,两年后,朱元璋认为收太多影响物价,民众承受不起,改为三十税一,一些百姓日用商品干脆免税。朱元璋的所有举措,都符合当时……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8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为什么中国要推广种植转基因玉米,大豆?
下一篇:两年俄乌战争,美国送中国5份大礼!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