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也就是2014年,我做过一个演讲——《中国人,你要自信》。演讲视频制作完毕后准备在优酷发布,但发布的前一天,视频制作方反复斟酌,决定删去自己的名字,因为担心遭到围攻。这就是当时的舆论氛围,但我说了一个自己的判断:现在看视频的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应该更加自信了。果然,这个演讲视频,虽是“三无”产品,播出后却好评如潮,当天就有上万条留言,总体十分积极,证明这个演讲切中了时弊——今天这个世界上,如果中国人不自信,谁还能自信?后来,我们请一位做大数据研究的专家来观网一起探讨中国代际变化的趋势,他说大数据表明中国“90后”一代购物已经以国产品牌为主了。他还加了一句,“张老师,我估计90后会喜欢你的作品”,后来发现果真如此。确实,中国的90后、95后、00后,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最自信的一代、最鲜明的一代,用元旦期间“南方小土豆”的话,就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坦率地讲,我也感慨万千。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国门刚刚打开,外边的世界那么精彩,许多国人一下子失去了自信,一批“公知”趁机兴风作浪,在国内许多大学里鼓动“学·chao”,质疑和否定中国的一切。我当时很荣幸有机会给小平同志做翻译,他见外宾时多次谈到“学·chao”。1987年1月,他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主动说最近有些“娃娃”闹事——他把学生称为“娃娃”——但他说这不会影响中国的大局。他还说我们要重视对“娃娃”的引导,要注意“右”的问题,要处理“学·chao”背后的黑手。可以说,过去十来年,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娃娃”的觉醒。他们没有中国贫穷落后的记忆,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很多都出过国,往往比他们的父辈和老师更了解真实的外部世界。他们是完全平视西方的,甚至有点俯视。与此相联的……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