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中国经济破局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2019年03月07日 
十九年前的一个夏天,在北戴河畔,饱受缺电困扰的广东向中央请求,批准在省内新建1000万千瓦发电机组。当时改革春风下,“先富起来”的广东从原本辽宁GDP的80%,变成东三省加起来也只有广东的80%,高速的发展带来了电量需求的激增,因此,新建发电机组,在广东省方面看来理所当然。不过,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申请,并没有得到通过。春节刚从中国最穷的省份贵州考察归来的朱总理,当时却有另一层的考虑,他提出,在贵州、云南建设1000万千瓦的水电站向广东输电。由于新建电站会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税收和就业,在核定电价之下,收益堪比印钞机。因此,用电大户的广东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并不想把到嘴的肥肉丢出去,从技术层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反对意见,试图阻止西部的电能千里迢迢运到广东。面对地方上的“围攻”,为了大西南的困难群众,人民的总理还是毅然站了起来,向在座诸位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完成向广东输电1000万千万的任务,我总理辞职!”看到总理如此动情,另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长者也不禁站了出来:“朱总理是清华大学学电机的,他懂电,就听他的吧”。最终,两位理工科出身的老同事,硬顶着地方的强烈反对,启动了“西电东送”这个令世界震惊的大工程。这项工程的伟大,不仅为广东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保护了环境,也为中国最穷的两个省份,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着输电带来的基建和售电带来的税收,云贵两省赶上了广东发展的顺风车,国家也兑现了当年先富带动后富的承诺。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说起来,西方资本主义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叫“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因为……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95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必须警惕生活在大陆的“台独”分子!
下一篇:85亿富豪还不上4千万高利贷,有多少老板扛不动了?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