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解刨家庭见人性,解刨社会见众生。
当下,无论是出生率腰斩,还是2018年上海结婚率跟纽约接轨,亦或者是老龄化社会着急忙慌的赶来,总之钞票催人干活儿,亲情、爱情、友情也都终成俘虏。
你菌爷的好友村口大爷说:几百年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从“月心说”到“日心说”,最后却都抱紧了“钞票说”,天天满嘴都是“俗事”"钱钱钱"。
世界观穹顶下,大家伙都是硬核流浪者!
最近的电视剧《都挺好》是一部现实剧,也是一部金钱剧,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关于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与妥协,社会编织的残酷蛛网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节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所应当,家人之间对错并不重要,都挺好才是最好的结局。
对错,产生失衡;家人,讲究平衡。
一个锅里吃饭,对错不重要,求同存异,都填饱肚子才是硬道理。
小家,大家,皆如此。
1
人永远无法和世界谈和,因为思维境界截然不同,一个在尘埃里吃土,一个在哲学段位里思想,关注点千差万别,达成共识为零。
情绪,关乎屁股,不关真相。
大时代的改革变局亦是一样的矛盾,一边是全球性产能过剩危机袭来,留给我们进行产业升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边却是村口老王气的跺脚:“环保什么环保,老子三个月没活儿干了,你说咋办吧?”
于是,当家的在环保的同时,还招呼积极的财政政策专项债大基建一季度火速救驾!
进退平衡,要长远的同时,也得让大家当下“都挺好”。
就像44集苏大强宣布遗嘱的结果,将大部分遗产分给了最没出息的老二苏明成一样,一个锅里吃饭长大,必然有高有低,市场的逻辑是胜者为王,中国的哲学是平衡对冲,毕竟都得有口饭吃。
当前,世界面对着同样的难题,新的产业革命前夜,都在惦记着自己能够更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分更多蛋糕,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内部达成一致的效率了。
大国的快,一种高阶竞争。
当世道的车轮在哲学段位的指导思想下,碾压向前,有冲破荆棘的豪情,当然也有泥浆四溅的误伤。
个人,说什么无用。
车要转向,轮子要打滑,你是躺在车轮下,还是在车兜里抓紧了铁皮,位置对于普通人接受时代的赋能真的很重要。
请记住,永远在车上的是司机,而车上的乘客,每到一站就会换掉一批,保证活力,亦是历史火车的游戏规则。
就像苏家的二公子剧终展现的:“干别人不想干的,越努力,越幸运,别人抛锚就是自己的机会。”
后来者,也有翻身仗。
2
有个现象,大家都知道。
中国的大地上有很多古都,西边有西安和成都;东边有苏杭;北边有北京;中间还有开封和洛阳,都曾有头有脸过,也都千年轮回过,就像洛阳,历史上是何等的辉煌,当年可以说是世界的中心,还有开封,所谓汴京繁华甲天下,现在如何呢?连个二线城市都够不上,曾经的云端不一定是未来的云端,曾经的下三流也说不一定那一天就牛了。
没有人,没有那群人哪个地方能够永久的占有财富,人们只是财富的搬运工罢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这个地方再到那个地方,一切周而复始。
洗牌式的流动,是中国哲学“都挺好”的前提,反之,没有流动,而且还筑起了一道道围墙,翻不过去,看不见希望,那才是悲剧。
初春,站在这片土地上,村口大爷说:“嘚瑟什么呀!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大爷我终会有发达的一天的。”
一句鸡汤的话,也是特色的自嘲。
苏家的老三苏明玉就是突破现实环境桎梏的代表,劣质父母的拖后腿;亲哥哥的欺负与打骂;小人的阴险算计,终于把一个姑娘变成了“女汉子”。
看看我们的周围,应景而又现实。
苏明玉的贵人是他的师父蒙志远,他告诉苏明玉一句话:“赚钱,要靠脑子。”实际上,是在强调从劳动层跃升到资产层、资本层的关键要素:认知。
资产层在过去20年是搭便车,资本层则是在未来20年充当大国竞争的“御林军”,每一次大的转折,都会有一批“新贵”的诞生。
这也是历史轮回的铁律。
无论科创板,还是实干兴邦,亦或是跟老路说拜拜,新的游戏规则重塑成功的标志,就是涌现除了一批新的资产新贵。
苏明玉靠卖中国制造富了起来,她为人师表跟小蒙总说:“未来,中国的制造业技术最后一公里创新必将实现,需要你们这些有思想的年轻人。”
新贵阶层中,一批卖好中国货的人?
3
学历会贬值,国外的学历亦是一样。
苏家大公子苏明哲留学美国,拼命的勤工俭学,拼命地赚钱工作,拼命地争取绿卡,把青春撒在了美利坚,期望能收获超额的收益。
然而,国家落差套利不是永久的。
曾经外面阳光明媚,就连赚来的票子都是会骄傲的,但如今,不得不承认,曾经那个土啦吧唧的中国跟从前有点不一样了。硅谷的资本后台经常闪耀着华人的影子,纽约奢侈品店里的中国大妈们最招店员的喜欢,就连世界顶级的豪车市场,中国都能占半壁江山了,有钱就是爷,机会跟着钱走。
大水养大鱼,个人的命运跟确实水有关系。
年轻的时候,海归真的是一种神一样的存在,三两句话都是你没听说过,没见过的,稀罕又有地位。像我们这群国内小本科,在人家眼里是抬不起头的,总感觉不硬气。
最近,一个前辈的二姑娘从伦敦留学归来,学的建筑设计,6个月愣是没有找到工作。
北京这些大的设计院,面试官都是见过世面的,对这种海归似乎也没有了曾经的那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了。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而且近十年建筑界的标杆作品有众多是在国内的,所以面试官一举例子就是目前中国在建的十几座摩天大楼怎么怎么样,海归对国内不清楚,一听就是晕圈了。
时间长了,国内公司对海归的评价也就那样了。
有人说:“你就是个傻多,咱有那么好吗?我自己怎么没发财?”对比的对象,决定对比的最终结果,是焦虑,还是乐观。
自己是1,国运是0,有的只能达到10,有的可以达到10000,关于未来的财富新逻辑,关于分配的偏向性,修炼好自己,才能在未来的舞台上有广泛的参与权。
《都挺好》这部剧内涵有很多,作为文化产品的消费者,那些在时代特定历史时期的土壤上大火的文化作品,必然有她的时代意义,十年之后,连成一串就是以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我们参与其中,需要有不一样的认知层次。
为什么?
大火的文化作品是一种昂贵的产能,影响着消费端,也推动着供给端,要知道,科技竞争进一步升维是信仰的竞争、文化的竞争。
都挺好是电视剧的名字,也是一种东方信仰。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