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唯一认可的大学排名!
2025年08月15日
64070
全球排名前1000强的大学,中国已经有244所上榜,远超美国的183所。全球排名前500强的大学,中国已经有113所上榜,也超过了美国的111所。全球排名前100强的大学,中国已经有15所(大陆13所)上榜,还远低于美国的37所。注意这是软科排名,即纯粹的学术排名,不是各类所谓的“综合排名”。我之所以说这是我唯一认同的全球高校排名,正是因为这种软科学术排名只统计高校的学术成就(学术论文、著作、发明、专利等代表学术成就的硬指标),没有“综合排名”搞的那些五花八门的“综合指标”。诸如学生规模、校园规模、硬件建设、师生比、师生国际化占比、学生就业情况、校办企业营利水平,如此等等,这些所谓的“综合指标”与真实的办学水平到底有没有、有多大的相关性,存在太大的分歧。一个简单的事例是,中国蓝翔技校的学生就业率全世界第一高,这是否意味着其办学水平也是全球第一呢?其他“综合指标”也都能举出这样的事例来。高校分学术研究型与职业教育型,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培养体系与培养目标。目前存在的各种高校排名,也都是将两类高校分开排名。既然如此,学术研究型高校的排名就毫无疑问只需要参考学术成就,不需要扯其他与学术无关的指标体系。这难道不应该是常识么?学术成就上不去,就开始搞规模化发展,搞大校园,搞大而全的专业学科建设,无限扩大招生规模,甚至花钱买“国际生”,然后“综合排名”就上去了。这样的“综合排名”到底有多大的意义?近年以来,一些高校为了“综合排名”能上去,不惜花钱搞公关,与所谓的排名机构搞关系,导致一些排名机构发了横财,而所谓的全球“综合排名”也就成了拼花钱多少的商业竞价排名。这样的排名难道不是高校的侮辱和耻辱么?当然,近年也有一些高校公开声明不再参与各类全球高校“综合排名”,这显然是一种觉醒,同时也是务实的表现。也许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觉醒与务实,当真正的纯学术排名出台时,我们能够看到中国高校学术水平在全球高校中的真实地位,而且情况令人振奋。全球1000强高校以及全球500强高校中,中国高校占比分别超过22%和24%,这与中国人口在全球的占比(17%)相比,显然能够体现中国高等教育水平已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当然,与排名第一的美国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高学术水平的高校数量与人口占比同时比较时,我们与美国差得太远,还体现于最顶尖大学的数量相差更远。美国3.3亿人拥有37所全球最顶尖水平的大学,我们14亿人只有15所(大陆13所),而且,排名前三强的超级顶流大学全是美国的高校,前10名的顶流大学也有8所是美国的,而我们没有一所大学能挤进前10名。请不要骂什么排名造假,这个软科学术排名不是外国人搞的,是我们上海交大的高等教育研究院搞的。因为学术排名指标参数简单,直接统计各类学术成果就是了,其统计数据显然要远比各类“综合排名”要客观得多,统计分析的结果也要真实得多。尽管软科学术排名挤掉了“综合指标”的水份,但别忘了,排在前10强、前20强、前50强乃至前100强的高校,无论是软科学术排名还是其他各种“综合排名”,越靠前的排名差别越小。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就是那些大学,怎么排名都大差不差。尤其是排名前10名的大学,怎么排都还是他们。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哈耶普照斯麻”和“牛剑”,至少在目前依然是全球最顶尖的大学,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望其项背。清华大学今年比去年前进两个位次,挤进前20强,排到第18位,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但是,请注意学校的统计分值,清华只有46分,人家哈佛大学可是满分100分,相差不止一倍对吧?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这当然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密不可分。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中美之间最大的差距目前就存在于两个领域,一是高等教育,二是科学研究,而且差距还很大。高等教育方面的差距,我的看法整体上至少还有30年的距离。所以,不要盲目自大,真的以为我们什么都比人家强。如果真是这样,美国就不会搞各种制裁与封锁,我们也没有必要陪着人家玩下去。那些认为不需要学习英语,不需要留学的观点,显然是井底之蛙的观点,是误国害民的错误观点。至少在未来30年内,能够争取去美国最顶尖的大学留学,肯定是最优选择或之一。
赞
赞
已有1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