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下午,教员和周总理以及一众国家高层,在中南海会见了两位来访的重量级人物——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这一天起,让中美关系迎来了质变,改革开放的大幕也由此拉开。毫无疑问,尼克松访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世界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苏联开始遭到中美的围殴,是其冷战失败的关键。后来的数十年里,人们在津津乐道于尼克松访华之旅的同时,也常常疑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尼克松?为什么是尼克松任内,能够把事情办成?关于这个问题,外界通常归因于70年代的“苏攻美守”的世界局势,以及深陷“越战”泥潭,两者都让美国压力山大,急需改善对华关系。这种说法正确,但只是正确了一部分。材料准备好了,也得厨子有好手艺才行,如果厨子的手艺不行,甚至连点火起锅都害怕的话,材料再好也是白费。而尼克松就是一位好厨子,他不怕点火起锅,不怕油溅到身上,这也正是教员所看重的。教员曾经半开玩笑地说道:“只有和‘极右派’才能搞好关系,因为由‘反共分子’来打开中美关系,美国人不会有顾虑。”是的,尼克松是极右。如果观察中国和美英法三个西方主要大国建交的时间,我们会发现,三国的极右翼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正式建交虽然是在卡特任内,但最关键的一步却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4人赞